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基本知识点(自己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1 8:09: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第二层次的划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 前三者为静态要素,又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后三者为动态要素,又称为利润表要素,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一)资产

1.定义: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

(1)资产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注:那些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继续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注:企业对经营租入的产品既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控制权,故此类产品不是企业的资产;企业对融资租入的产品没有所有权,但有实际控制权,故此类产品是企业的资产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注: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3.分类(按流动性分) (1)流动资产

概念: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以交易为目的而持有,或者......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主要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其他应收款等 (2)非流动资产

概念:是指流动资产资产以外的资产

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第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一般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务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二)负债

1.定义: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注:只有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才能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负债,而不能根据谈判中的交易或事项,或计划中的经济业务来确认负债

3.分类(按流动性分) (1)流动负债

概念:是指预期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或者未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务全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主要包括:短期借款、预付票据、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 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

概念: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务等 (三)所有者权益

1.定义:又称为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特征:

(1)它是一种剩余权益

注:权益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债券人权益优于所有者权益 (2)除非发生减资、清算,否则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 3.分类

(1)实收资本

概念:是指所有者投入的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 (2)资本公积

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以及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盈余公积

概念:是指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 (4)未分配利润

概念: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本年度待分配的利润

4.来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1)投入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利得与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

计入利润和当期损益的(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得与损失都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3)留存收益:包括留存收益和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1.定义:是指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注: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2.特征: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2)收入能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

(3)收入的取得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注: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5)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3.分类

按性质分:

(1)销售商品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按日常活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分: (1)主营业务收入

概念:是指企业经常发生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它一般在企业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如:商品销售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概念:是指从日常经济活动中取得的主营业务以外的兼营收入,它一般在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如:原材料销售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 (五)费用

1.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润的总流出 注: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2.特征

(1)费用是在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4)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3.分类(按性质分)

(1)营业成本: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2)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六)利润

1.定义: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注: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2.分类(按照构成分)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 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计量属性是指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 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一)历史成本

定义: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注:历史成本计量,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成本,而不应考虑以后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重置成本

定义:又称为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注:在实物中,重置成本多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 (三)可变现净值 定义: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一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注:可变现净值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计量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净现金流入或流出。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四)现值 定义: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注:现值通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 (五)公允价值

定义: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注: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

只有在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意义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及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注:复式记账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二)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注:记账凭证是确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计入何种科目以及分门别类登记账簿的凭据 (三)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四)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注:会计报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会计报表中的许多项目与会计科目是一致的 三、分类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

概念:是对资产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分类:(按资产的流动性分)

(1)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 (2)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应收款 2.负债类科目

概念:是对负债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分类:(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基本知识点(自己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9as2259mq0a6ri16zr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