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说明了该冰的温度低于0℃,放入绝热容器的0℃水中,水达到凝固点放热,凝固成冰,温度保持0℃不变,故冰的质量变大、水的质量变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冰的比热容不变,故选B。
12.【解析】选C。本题考查密度知识的应用。甲的密度为ρ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103kg/m3,乙的密度为ρ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7×103kg/m3,丙的密度为ρ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103kg/m3;ρ甲>ρ铝,则甲为次品;ρ乙=ρ铝,则乙为合格品;ρ丙<ρ铝,则丙为废品。
13.【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在“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的过程中,“嫦娥三号”不断靠近月球表面,以月面为参照物,“嫦娥三号”的位置在变化,故“嫦娥三号”是运动的。140kg=140×10-3t=0.14t,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从地球到月球上,“玉兔”月球车的质量不变。 答案:运动 0.14 不变
14.【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综合应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振动引起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答案:振动 传播过程中
15.【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10s内小偷运动的距离为s=v1t=6m/s×10s=60m,警察追击时间为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0s。 答案:30
1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16.【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裹,可以减小蔬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减小蔬菜中水的蒸发;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蔬菜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故保鲜膜上有一层水珠。 答案:蒸发(或汽化) 液化
17.【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拿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好像被点燃。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跟乙完全重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答案:未点燃 乙
18.【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此时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了物距,所以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应该缩短照相机暗箱长度。 答案:实 远离 减小
19.【解析】本题考查天平、刻度尺等测量工具的使用及密度的计算。由题图甲可知,游码所对刻度值是
0.6g,则松木的质量
m=20g+10g+5g+0.6g=35.6g;刻度尺在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1mm)以下,由图乙可知松木的边长等于4.00cm,则松木的体积V=4cm×4cm×4cm=64cm3;松木的密度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556g/cm3。
答案:天平 刻度尺 35.6 4.00 0.556
20.【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由图甲可知,在光屏上成倒立、等
1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大实像,说明烛焰在2倍焦距上,乙图中,烛焰移到了焦点以内,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正立 虚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画法。首先画出法线,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答案:如图所示
22.【解析】本题考查透镜光路图的画法。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答案:如图所示
23.【解析】本题考查对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
(1)实验室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7℃;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而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为97℃,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1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3)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答案:(1)热胀冷缩 (2)97 小于 (3)不变 液化 24.【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处于A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由图乙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此时物距大于B凸透镜的2倍焦距;甲、乙两图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可知A凸透镜焦距大于B凸透镜焦距。
(2)由图甲可以得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物距一定时,焦距增大,像距逐渐增大,像距增大,则成的像也变大。
(4)若小明将物距调整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此时的像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20cm>2f,f<10cm,所以选择f=8cm的凸透镜。 答案:(1)大于 (2)幻灯机 (3)大 大 (4)8 25.【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密度的实验探究。
(1)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空烧杯的质量为m1,则量筒内油的质量为m2-m1。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根据密度公式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3,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m4,量筒内油的质量为m3-m4。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2,可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小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