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8:49: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数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摘要]: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的,如果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继续学习,直到成功 。因而对中学教师来说,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效率的保证。

[关键词]:中学数学学习 兴趣的激发 课堂效率的提高

1、 前 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标准的指导下,怎样才能让数学的学习最大程度

的激发?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呢?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对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所有的问题都要回归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向活动。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老师的讲解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保持长久。要巩固学生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因此,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兴趣的激发。

2、 现 状

2.1 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

为了了解现行中学数学课程的实施情况,为《数学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材料,抽样调查了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调查结果如下:

2.1.1 在数学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

在所有课程中喜欢数学的占40.6% 课后喜欢问数学题的学生占26.3%

1

遇到数学难题总是努力思考的学生占66.2%

从调查中发现,真正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有信心、且自己感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只在25%--40%之间,还是有66%多的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但是仍有5.2%的学生不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到厌烦。 2.1.2 对数学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看法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与其对该学科特点,作用的认识,对教材喜好密切相关。

认为数学能使人聪明的学生占73.7%; 认为数学对人的性格有影响的学生占89.5%; 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作用的学生占63.1%.

图 1

图1数据表明75%的学生对数学学科存有好感,认为数学重要,这些学生从主观愿望来说是觉得应该学好数学的,这就为数学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于初中现行教学内容的爱好情况如下表:

调查的人数为40人,让他们从教学内容中分别选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两类 教学内容 最喜欢(人) 最不喜欢(人) 概念、定几何证明课外趣味公式、法则 计算题 应用题 作图题 义 题 数学题 2 22 2 20 18 6 20 6 10 4 14 18 2

其中计算题包括:数,式计算,解方程,解不等式。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喜欢计算题和几何证明题的学生最多.而最不喜欢的是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另外就是作图题,相反的就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计算题和几何证明题仍有一部分学生最不喜欢,究其原因,一部分学生数学不好大多是被几何所累。他们普遍反映\要记的概念,公式太多\计算题有的数据多而繁\应用题和几何证明题太难\作图题不知所措\。

对于课外趣味数学题,实际上学生做得较少,特别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少有机会去做此类题,但是学生们喜欢的比例很大。 2.1.3 对数学课堂和数学教师的看法

每天期盼数学课的占26.3%

不喜欢严厉的数学老师的学生占63.2% 对表扬和鼓励有记忆的学生占73.7% 考试成绩对其有影响的学生占47.4%

认为数学教师需要改进的学生占42.4%而认为数学老师很好的占43.5% 好的数学教师常能培养出大批的数学爱好者,而爱好数学的学生也大都喜欢上数学课.老师本身教学风格、性格和考试的成绩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上面数据显示需要改进的老师与很优秀的老师占的比例很相近。说明很多老师还是存在要改变之处。

2.2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分化现象

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数学存在着明显的分化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下面几点:

2.2.1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使造成分化的主要心理因素

对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在调查中,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占40.6%;其中直接兴趣的占11.2%,间接兴趣的占20.5%;原来不感兴趣的后因为老师的原因从而产生兴趣的占8.9%。在数学的学习中原来感兴趣的但后来兴趣减退的占了30.3%。从中还发现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顺序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2.2.2 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3

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产生分化。

2.2.3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大概就是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也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数学学

习兴趣。

3、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减少学习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上面的调查发现了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很多因素,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其实许多科学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但是怎样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减少学习分化呢?我有下面一些想法:

3.1 明确数学学习目的,启发兴趣和自觉性

“今天,当数学应用于如此众多的新领域,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显然不可能

预见规定那些部分的数学将证明在应用时有用。”[1]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联合理事会就公布了《关于行动的议程》,其中提出:“设计80年代的数学教学大纲必须以能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来武装学生。”“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2]数学是一门与现实密切联系的科学,在调查中存在一些学生对数学认识不足而产生不了兴趣,所以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兴趣,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

3.2 调控课堂,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优势的兴奋中心,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势必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3.2.1 新颖的课堂导入技巧,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4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9jop49nr11j03u4hzd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