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德阳市华山路学校 任艳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正在进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可汗学院”、“慕课”、“微课”,这些本来陌生的词语在这个夏天突然风卷云涌地向我们袭来。这就是我在刚读了《与大时代同行------学习与教育的未来》这本书几页后给我的总体感觉。
想想昨天,我还在慢慢地让自己的教学形式有着一点点的转变而沾沾自喜:学生有时围坐在一起,讨论、交流、汇报,教师也不再严格地站在最前方,我走进他们,参与他们的合作学习,并且鼓励他们要向彼此学习,可是,这些昨天感觉我还走在教育前沿,今天就好像落后好几世纪似的。我就又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茫然地看着教育的洪流朝我涌来,而我又该何去何从呢?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我不知道的教育与未来又有什么等着我呢?我又继续向后读着。书中讲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确需要增加更多的价值,Moocs,可汗学院虽不会颠覆现在的教育模式,但它将渗透进所有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中。读到这儿,我大舒一口气,还好,我不会失业,学校教育的面授教育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可是我又应该在大数据时代的学校教育中怎样做呢?刁荣普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室连机器都不如,就应该被机器代替。”是啊,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如果还在沉浸在历史的、陈旧的知识中沾沾自喜,那我们很快就会被机器out了。
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明白:传统的师生等级制度仍
将存在,但它的严格性将逐渐降低,那我们的教师怎么办?
首先我觉得我们必须马上准换角色。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更像是合作者,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已经在慕课或微课上都有详细讲解,我们的教师要做什么?要做的是解答孩子的疑问,帮他们寻找不足,帮他们理清其中易混淆的地方,帮他们围绕概念和方法而量身定制更个性化的教学,我想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他们基于年龄、智商各方面的因素,我们要帮助他们的方面将更多。所以,在这个时代中,我们的角色不再高高在上,我们要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做题,做最好的教与学的合作者。
第二,教授孩子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有人曾经说过:只有三种基本的东西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是学生用得到和必须学的东西,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集,第三是辨别真伪。而我们的教师就必须将这些必备的技能教会给我们,说的简单点,你得首先让孩子们学会使用简单的电脑操作吧,这对于我们小学教学来说,更是重要。让他们从电脑就是用来打游戏、聊QQ。看电视中转变过来;原来电脑可以是老师教会我们知识,原来电脑里还有一个大千世界,原来电脑中我们的“百度娘”还是一个一个百事通。而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在电脑中得到解答,学有余者可以在电脑中大展拳脚,学不足者可以在电脑中恶补基础。
第三、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在数据时代,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
是这个主人如果自己不想学,没有去学习慕课或微课,我们这些合作者,又怎样去跟他合作者,所以,我们还得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那我们还得制作出适合小学年龄孩子学习的在线课程,让孩子学得生动有趣。让他们感觉学习就像看动画片一样有趣,何愁他们不主动去学呢?
第四、注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用它指导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学还是得最终回到我们的考试,这是对孩子最直观的知识检测,而考试中我们得到只是一个数量,我们还要在收集这些数据后对其分析,例如一个孩子只考了72分,72分只是一个数量,而72分后面的因素:家庭最近是否发生变故,父母的教育因素和方法,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班级氛围等等是形成这一数据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才是我们改进教学的指导条件。
大数据的力量如此强大,“得数据者得天下”。合上这本书,我不禁掩卷遐想,在教育和未来,我能否成为一个拥有数据者呢?套用一句古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师们,休息够了,出发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