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规划原则
3.3.1. 多波束相控原理介绍
波束天线是针对当前GSM网络需求推出的高容量天线产品,即单个天线可以提供相当于传统天线多倍的网络容量,适用于高校校园、广场、火车站、城中村等人口密集的区域。 由于单个天线可以产生三个或五个双极化极窄波束,因此可应用于小区分裂扩容。同时,因为波束间具有足够高的隔离度,所以能够实现精确覆盖和抗干扰。
多波束天线是能够产生多个锐波束的天线,这些锐波束可以合成一个或几个成形波束,以覆盖特定的空域。 图一:多波束天线示意图 图二:多波束相控天线阵列—五波束 3.3.2. 多波束天线性能参数
天线类型 频率范围 水平波瓣 垂直波瓣 增益 极化方式 回波损耗 电下倾角 上旁瓣抑制 前后比 端口隔离度——极化 端口隔离度——波束 功率容量 三阶互调 天线尺寸 天线重量 0-15°连续独立可调 18db > 30 dB > 25 dB > 18 dB 每端口500W 1480x508x120mm 20kg 两波束 3 x 37° 14° 16.5dbi、19.5dbi 三波束 3 x 22° 12° 19 dBi ± 45°双极化 > 15 dB 6°固定 16dB > 30 dB > 25 dB > 16 dB 每端口300W <-107 dBm(2 x43dBm) 798x436x124mm 12kg 6°固定 16dB > 30 dB > 25 dB > 16 dB 每端口300W 862x836x117mm 23kg 五波束 1710 - 2170 MHz 5 x 13° 12° 23dbi 824-960MHz,1710 - 2170 MHz 3.3.3. 多波束天线技术规格
天线水平方向图 3.3.4. 多波束天线技术优势
从每个端口馈入的信号通过一定的幅度相位关系分配到每个振子,在特定的方向上产生形成一系列对应的波束。每个波束都利用整个天线阵面的有效口径及天线增益形成高增益极窄波束;
创新技术巴特勒馈电网络端口之间的高隔离特性,降低蜂窝小区内同信道干扰(Butler Function)。 普通高增益天线通过压缩垂直波瓣的宽度(一般4至5度),以此来提高天线增益; 由于垂直波瓣过窄,只能依靠零点填充来提升覆盖范围内的信号强度,一般只能保证大于-22dB(定义主瓣信号强度为0dB),即波瓣下方的电平强度跟主瓣对比会下降22dB-25dB,信号强度远远满足不了覆盖需求;
五波束天线的垂直波瓣11.5度,同时在水平面上辐射出5个超高增益(22-23dBi)的窄波束信号(水平波束约为11度)。精细化的波束控制,实现了网络信号的立体精确覆盖;
自主研发生产的多波束天线整体设计科学,创新度高,增益高达23dbi,覆盖性能更优;多波束天线跟普通高增益天线对比,明显提升了信号强度,改善信号的覆盖效果; 波束间隔离度高(10dbi),三阶互调性能优秀(< -150 dBc),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
简单通过硬件扩容,可轻松实现小区分裂,单根天线提供相当于传统天线多倍的网络容量;
适用范围广,适合城中村、车站、广场等各种高话务密度不同场景使用;
3.3.5. 多波束天线安装事项
多波束天线在高话务场景的典型应用是采用分布式基站BBU+RRU+多波束天线,例如五波束天线的典型应用示意如下: 在基站侧,用5 套多密度的RRU 与五波束天线连接,最大可实现对同一场景提供5*12=60 个载频的覆盖。对于现网已经采用RRU 设备的基站,只需更换天线即可实现。例如配置为4*11*11的基站利用三波束天线改造为12*11*12基站,改造示意图如下: 天线安装图如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