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0:29: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与 此同时,人类不可避免的进入到老龄化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 时期,社会也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伴随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加剧,大量 农村青壮年向城市流动,进而产生许多空巢老人无人赡养,中国农村空巢 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再加上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更多 的农村空巢老人的产生,他们的养老问题现已受到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迫在眉睫。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别,这就使得农村“空巢家庭” 老人较城镇“空巢家庭”老人在生活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农村空巢老人的 养老问题成为事关民生和整个农村地区和谐与稳定的大问题。研究农村空 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并据此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不仅是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关系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空巢老人的基本内涵,并对空巢老人进行了分类;其 次总结概括了研究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所依据的理论;紧接着分析了农村空 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现状,包括空巢老人的规模和成因,总结出农村养老保 障在经济保障、生活照顾、精神慰藉方面的特征并对曲沃县的调研结果进 行了整理分析;然后对国外的三种养老模式进行了阐述,值得中国借鉴, 并补充了国内一些典型地区的做法,最后提出要从政府、社会、家庭和老 年人自我方面完善农村的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系。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各种附属品的产生,其中之一就是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群 体。如果这一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必然会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 的制约和阻碍。所以,深入研究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 保障问题是当务之急。

我国的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加之我国农村人口居多,农村老人的空巢现象大 大超过了城镇,大量农村老人无人赡养。当老龄化遭遇空巢时,空巢问题便凸现出来, 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便成为众学者关注的焦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别,这就使得农村“空巢家庭”老人较城镇 “空巢家庭”老人在生活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事关民生和 整个农村地区和谐与稳定的大问题。研究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并据此提高农村空巢 老人的生活质量,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关系到农村和谐 社会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通过文献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调查研究方法,多方调查了解 农村空巢老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并通过综合分析,重点研究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的养老 保障及情感支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内容及问题,最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进 一步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在劳苦了大半生之后真正过上幸福生活而贡献一 份力量。同时也为探索农村养老保障的可行性路径,推进我国农村健康老龄化,建设和 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老年人的养老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精神赡养问题逐渐凸显,空巢老人由于自身居住情况的限制,他们所面临的精神赡养问题则是更加的严峻。我们国家也逐渐意识了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把“常回家看看”载入法律。在新的老年人保障法的带动下,我们国家在解决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帮助老年人进行精神赡养,是我们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难题。随着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空巢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也将会成为我们国家未来老年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1、对空巢老人精神赡养进行研究,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随着老年人年龄的逐渐增长,他们的身体机能日渐衰退,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差。而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老年人心中有抑郁、孤独、伤感等不良心理状态,这也将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而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因此,精神赡养就是要求我们给予老年人关爱和温暖,让老年人在心灵上得到安抚,精神上能够得到慰藉,避免不良心理的产生,保持心情愉悦,从而更好的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对空巢老人精神赡养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动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立。有人可能认为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只是当儿

女的责任,其实不然,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不只是儿女的责任,也是社区和社会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能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多抽出点时间关心空巢老人,多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慰藉,那么我们的家庭会更加的幸福美满,社区也会更加的和谐,进而更有利于我们构建

一、概述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全球性的一个社会问题,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已跨入老龄化社会,在我国,现在人口老龄化更是成为日愈严重的社会问题。2011年4月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于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3.26%,比2000年上升了2.93%。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了1.91%。通过这份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三个问题:一是我国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已经非常的庞大;二是我国老龄人口所占的比例很大;三是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仅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历史性的转变。如此庞大的老年人数量和如此快速的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肯定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会给社会未来的发展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空巢老人的数量在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在不断的攀升。伴随着家庭观念的转化和老年人生命的不断延长,空巢化问题也是日益凸显。据相关权威预测,到203 0年,中国老年家庭将会面临全面“空巢化”,届时空巢老年家庭占老年家庭比重将上升到90%0①没有子女陪在身边,空巢老人在生活照料、看病就医、精神慰藉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帮助空巢老人改变他们现在的情况就显的非常的迫切,如何帮助这些空巢老人安享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生活照料已经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精神赡养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物质供养和有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在到了老年以后,生理机能不断的衰退,进而引起心理机能的逐渐衰退,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脾气暴躁,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害怕孤独等等。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排解,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打击,而如何排解老年人心中的这些不好的情绪,就需要老人的家人和社会提供更加完善的精神赡养。 现在我们国家出现的很多民事纠纷中存在着“精神赡养”纠纵很多老年人状告自己的子女只是定期给他们物质或者金钱,而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很少甚至不与他们进行交谈,这对老年人造成了严重的情感伤害。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帮助老年人解决精神赡养中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空巢老人成因分析

“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从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现实背景来看,是城镇化进程、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代际关系变化、思想观念转变、城乡生活差异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子女拒绝赡养或无力赡养老人导致空巢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职 责,但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忘恩负义,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狠心将 父母遗弃街头。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古以来都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古代, 在原来的宗族体系下,宗族对不孝子女有绝对的约束能力,以家庭养老的这种模式起

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家庭养老投入受到制约。人口流动性增强和社会价值观转变,

加上生活压力加大,子女收入低,养老成了子女重大负担。很子女离弃父母,虽住与

老人住在一个村,但对老人不闻不问,或者用在子女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所支付的

养老费用。农民家庭的财富由父母向子女转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生了“重幼轻

老”的社会现象。子女赡养、夫妇相互扶持和老年人通过自养,这三种形式是传统的

家庭养老支柱。现代社会中,由于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丧失了支撑家庭养

老的稳定结构,影响了空巢老人的生活,主要表现在缺乏日常照顾和精神慰藉,无形

当中使老年人自养的压力加重。

搜索更多关于: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 的文档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a32m55qu67px018u2l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