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真题题及答案h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8:25: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路面结构设计方案表 表1 本项目底基层厚

度20cm,工程数量为50万㎡。施工单位在底基层施工前完成了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等标准试验工作,并将试验报告及试验材料提交监理工程师中心试验室审批。监理工程师中心试验室对该试验报告的计算过程复核无误后,批复同意施工单位按标准试验的参数进行底基层的施工。

本项目最终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并实施的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合比为: 水:水泥:碎石(10~30mm):碎石(5~10mm):石屑(0~5mm)=5.8: 3.8:48:10:42,最大干密度为2.4g/cm3,底基层材料的施工损耗率为1%。 【问题】

1.按组成结构分,本项目上面层、中面层分别属于哪一类沥青路面结构? 2.写出表1中括号内A、B对应的面层设计指标的单位。

3.写出表1中备注2所指功能层C、D的名称,并说明设置封层的作用。

4.监理工程师中心试验室对底基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审批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计算本项目底基层水泥碎石的水泥需用量为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案例三

【背景】: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隧道右线长1618m,左线长1616m。 设计净空宽度10.8m,净空高度6.6m,设计车速80km/h。该隧道围岩主要为IV级。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断面设计如图3-1所示 。

图3-1 复合式衬砌断面示意图

隧道穿越岩溶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开挖过程中发现不同程度的渗水和涌水。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単位对隧道渗水和涌水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止水处理,注浆工艺流程如图3-2所示。

图3-2 注浆工艺流程图

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単位做法如下: ①上台阶开挖,掌子面距初期支护距离为 3m; ②下台阶开挖,掌子面距初期支护距离为4m; ③仰拱每循环开挖长度为3m;

④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 120m;

⑤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开挖。 【问题】

1.按隧道断面形状,该隧道的洞身属于哪一类型? 该类型适用条件是什么? 2.写出图3-1中构造物 A、B、C、D的名称。 3.写出图3-2中工序 E、F的名称。

4.除背景中所采用的隧道涌水处理方法外,还可能需要选择哪些辅助施工方法? 5.逐条判断施工单位台阶法开挖做法是否正确。

案例四

【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包了跨湖区某大桥的滩地引桥施工。该引桥全长2450m,共44孔,每孔跨径55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布置为四跨一联,采用 MSS55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每联首跨施工长度为55m+8m,第2、3跨施工长度为55m,末跨施工长度为47m。

事件1:移动模架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撑托架支撑在桥墩墩柱或承台上,移动系统由两主梁支承(如图4-1、图4-2所示)。首跨施工主要工序为: (1)移动模架安装就位、调试及预压;(2)工序D;(3)底模及支座安装;(4)预拱度设置与模板调整;(5)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6)预应力系统安装;(7)内模就位;(8)顶板钢筋绑扎;(9)工序 E;(10)混凝土养护、内模脱模;(11)施加预应力;(12)工序F;(13)落模拆

底模;(14)模板纵移。

图4-1 移动模架构造断面图

图4-2 移动模架构造侧示图(图中单位:mm)

首跨施工完成后,开始移动模架,移动程序包括:①主梁(横梁)横向内移;②主梁(横梁)横向外移;③主梁(导梁)纵移过孔;④主梁(横梁)及模板系统就位;⑤解拆模板、降下主梁。

事件2:模板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其平面位置及尺寸、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了检査。

事件3:箱梁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为50MPa。施工过程中按规范与试验规程要求对混凝土取样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进行强度评定,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经试验测定。第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 50.5MPa、51.5MPa、61.2MPa,第二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54.7MPa、57.1MPa,

第三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1MPa、59.3MPa、68.7MPa。

事件4:上部结构箱梁移动模架法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如下做法:

(1)移动模架作业平台临边护栏用钢管制作,并能承受1000N的可变荷载,上横杆高度为1.2m;

(2)模架在移动过孔时的抗倾覆系数不得小于1.5; (3)箱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试件采取现场同条件养护;

(4)控制箱梁预应力张拉的混凝土试件采取标准养护。

事件5: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桥梁施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为Ⅲ级,施工过程中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问题】

1.写出图4-1、图4-2中构件 A、B、C的名称。

2.事件1中,写出箱梁施工的主要工序 D、E、F的名称,写出首跨施工完成后模架移动的正确顺序(用编号表示)。

3.事件2中,对安装完毕的模板还应进行哪些检査?

4.分别计算或测定事件3中三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测定值。 5.逐条判断事件4 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的做法。

6.事件5 中,是否需要对移动模架法施工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动态管理,当哪些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案例五

【背景】:某公路工程于2013年6月签订合同并开始施工,合同工期为30个月。2014年1月开始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承包人按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桥梁上部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5所示) ,该部分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等速施工,监理工程师批准了该计划。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真题题及答案h.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aag38okef44s0w0d4ij47hq70zb7d011sj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