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题申报\\小学生课题申报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
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申报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类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研究单位: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刘家场小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呈现出共同的趋向: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软化学科界限,重视跨学科的综合性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进行探究与体验学习;现实的落差与时代的呼唤期待重新对活动课程加以规范,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于是“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中,研究性学习又是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小学急待规范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它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研究思维、操作实践的重要阵地,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我国基础教育从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向由学科和活动共同组成的新课程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单纯结论教育向过程教育的转变,同时也是育人模式的深刻革命。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综合课程的思想,强调课程目标和内容组织的综合性特点,另一方面则有效地吸纳了现代综合实践课和的核心,重视课程实施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可以说,它是传统的综合课程和新时代活动课程有效结合的产物。
我校位于刘家场镇,全镇国土面积2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万,是两省三地五县边缘结合部和物资集散地,区位优势明显,被评为“全国重点镇”、“中国首届乡镇投资环境300佳”,湖北省命名为“重点口子镇”。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都为学生综合实践提供了了广阔的天地,这里栖息的土家族、回族、汉族人纯朴、勤劳、和睦,他们的民风民俗、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一种三养”等,吸引着学生关注。这里的几十家省地市产业和202X年的建校历史。是一所育人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研究水平前卫的学校,现有教学班级19个,在岗教职工61人,学生数1286人,学校文化积淀厚实,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水平显著,曾先后参与过省市“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四科同步改革”实验、“活动课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验、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教育技术促进小学课堂教学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研究”的实验及中央电教馆“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学科网站群促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变革的研究”,为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鉴于此,我校经过充分酝酿,申报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委托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本课题的目的:
(1)通过与相关课程的分析与整合,开发出一套适应于我地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让学生能通过本套教材联系社会实际,亲身体验进行研究性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通过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三、四、五、六年级各有侧重点,探索本地资源,让其融入社会、融入自然。
(3)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