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对于两个乞丐一直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作者在文章首尾都说“我说不出理由”。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两个乞丐能一直保留在作者记忆中的原因。(4分)
[三] (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 行拂乱其所为 拂: (2) 衡于虑 衡: ..
(3) 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4)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5)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7.甲、乙两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18.甲文中的“安乐”和乙文中“失其本心”的行为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三、写 作(55分)
19.以“ 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 请你从“诚信”“宽容”“阅读”“助人”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答题卷 2017.1
二 题号 一 三 卷面书写 总分 【一】 得分 温馨提示:
【二】 【三】 1、答题卷共4页。总分150分(含书写5分),时间150分钟,你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此卷上,否则答题无效。 ....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不得将答案写在密封线内。 ..3、请按照“试题卷”依次填写答题内容,不要漏答。 ..得分 评卷人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共35分)
1.(10分)
(1)(6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4分) , 。
, 。
2.(9分) (1) (3分)
(2) (2分) (3) (2分)
(4) (2分)
3.(4分)(1)
(2)
4.(12分)(1)
(2)① ②
(3)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共55分)
【一】(21分)
5.(3分) 6.(4分) 7.(6分) 8.(2分) 9.(6分)
【二】(19分)
10.(3分) 11.(4分) 12.(4分) 13.(4分)
14.(4分)
【三】(15分)
15.(5分)(1) (2) (3)
(4) (5)
16.(4分)(1)
(2)
17.(2分) 18.(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写作(55分)
题目: 如此美丽
200 1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