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校管理学》练习题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6:03: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教师素质偏低,中高级教师职务比例偏低,导致教师职务结构失调。 第四,各地教师待遇差别大,导致教师队伍逆向流动。 (3)对策:

一是加快教育系统人事制度配套改革的步伐,为顺利推行教师聘任制创造条件。 二是明确规范教师职务聘任的程序,让聘任权力在明确的界限内规范运行。 三是树立正确的教师管理观念,正确认识教师职务聘任的目的。

四是完善教师聘任的监督保障制度,建立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救助机制。 五是增加合格教师总量,改善教师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

24.简述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和作用 答:(1)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学校与教师个人。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具备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发展战略。

(2)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教师树立明确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25.简答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答:(1)与教师职业特征有关:角色负担与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压力;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2)与教师工作环境有关:教学情境;组织气氛;工作评价;物质环境 (3)与个人因素有关:人格特征;对社会能力的知觉; (4)与社会因素有关:社会选择;群体关系;社会支持系统

26.简述学生安全管理的要求 答:(1)防止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伤害事故;(2)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3)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4)认真做好各种传染疾病的防控工作; (5)认真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6)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的安全监管; (7)安全责任落实到人;(8)制定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制度

另外,学生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径有: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27.简述师生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管理 答:(1)师生冲突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三种情况:

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的正面冲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发生面对面的对抗行为或暴力行为。 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冲突。这种冲突一般表现为学生借助其它手段对教师进行报复。 ③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冲突。这种冲突常常是由教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的不当处理所引起的。 (2)师生冲突的管理重在防患于未然,关键在于教师。 ①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 ②树立教育法制观念,知法守法,依法治教;

③树立成才必先成人的思想,防止因要求学生成才之心太迫切,而导致粗暴的简单的行为产生;④要掌握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育技巧,形成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

28简述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与要求 答: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1)贯彻教育方针;(2)建立教学指挥系统;(3)建章立制;(4)调动教师积极性;(5)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的要求:(1)确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2)处理好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关系;(3)健全教学工作制度;(4)明确教学管理职责。

29.学校如何进行教学质量管理

答:第一,要确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应当特别注重教学的德育功能和能力培养功能的开发,应将其看成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第二,确立教学质量标准。一是教学工作质量标准;二是教学效果标准;三是时间标准。 第三,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检查和评价。对教学过程的检查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教师教学的各环节和要素的检查;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教学评价通常有如下几个环节:一是制定出符合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二是搜集用以测量教学成果的充分而必要的信息;三是对这些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

30.简述校本教研理念 答:(1)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扎扎实实地以学校为基地研究学校具体教学中的问题。

(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不能只依靠少数专职研究人员,教师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发挥“导师”的作用。

(3)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

学生共同发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

六、论述题

1.试论学校管理的特点 答:学校管理的特点包括: (1)管理活动的教育性;(2)管理内容的综合性;(3)管理指标的模糊性;(4)管理效益的后延性

2.试论学校管理者实施人本管理的要求

答: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中充分运用人性化方式,展示人文关怀,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归属感、责任感、奉献和忠诚精神,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发展目标,同时使人在工作过程中得到最大化的自我实现。

实施人本管理,管理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科学的人性观;(2)满足人的需要;(3)开发人的潜能;(4)保护人的权利;(5)尊重人的尊严;(6)提升人的价值。

3.试论学校管理以育人为主的理由和要求

答:以育人为主,是指学校管理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育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校管理以育人为主的原因表现如下:

(1)是学校亘古不变的使命;(2)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要求;(3)是社会发展的需要;(4)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5)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宗旨。

学校管理坚持以育人为主的要求: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2)突出教学管理地位;(3)学校一切工作为育人服务;(4)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5)正确理解教学与育人的关系。

4.试论学校管理坚持以教师为主的理由和要求

答:办好学校离不开人、财、物等办学资源,在各种办学资源中,唯有人是能动的因素。 学校管理坚持以教师为主的原因如下: (1)以教师为主是学校工作性质决定的;(2)以教师为主是教育特性决定的;(3)以教师为主是教学过程决定的; (4)以教师为主是教师劳动特点决定的 学校管理坚持以教师为主的要求: (1)树立民主管理的观念;(2)树立教师优先的观念;(3)树立服务意识。

5.试论学校管理坚持以激励为主的理由和要求

答:以激励为主,是指在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选择任何管理方法要注意激励性。 学校管理坚持以激励为主的理由如下:(1)是人的行为活动本质决定的;(2)是学校特点决定的;(3)教师心理特点和工作特点决定的。

学校管理坚持以激励为主的要求:(1)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2)做好精神引领工作;(3)学校规章制度要有激励性;(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6.试论学校管理坚持以效益为主的理由和要求

答:以效益为主,就是指学校管理要把学校活动结果对社会的作用,作为衡量学校管理好坏的最终标准和追求目标。 学校管理坚持以效益为主的理由:(1)是学校管理目的的追求;(2)是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3)是社会对学校的期望;(4)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诉求。

学校管理坚持以效益为主的要求:(1)正确认识几种关系;(2)坚持以质量为本;(3)坚持以人为本。

7.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搞好校长负责制的条件的看法。 答:(一)一般条件:指任何社会领域中的改革都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理论准备、心理准备、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四个方面。

(二)具体条件:与校长负责制直接有关的条件,包括: (1)建立科学的校长遴选制度;(2)理顺关系,权力到位,管理自主;(3)建立合理的咨询监督机制;(4)配套改革,整体推进;(5)建立严格的法律保障制度。

8.试论学校管理过程的周期性与连续性特点对管理的要求 答:(一)周期性是指学校管理过程是由不同环节构成的整体,这一整体及其环节总是按序重复出现,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周期。周期性的特点:

(1)要求学校管理者扎扎实实做好周期每一环节的工作。

(2)要求管理者从管理过程的周期运行中积累管理经验,探寻管理规律。 (3)周期性的特点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二)连续性是指学校所有的活动都随着时间的流程向前发展,学校管理过程就会由一个个的周期链接成连续的过程,这就是学校管理过程的连续性特点。连续性的要求:

(1)注意管理目标的正确性。

(2)要有长远的目标,长计划,短安排,持之以恒,避免短期行为。

(3)要注意承前启后,保持工作的连贯性。

(4)要注意建立合理的管理规范,形成稳定的秩序。

9.论学校管理过程的动态性与可控性特点对管理的要求 答:(一)动态性指学校管理过程是一个活动变化的过程。 管理过程的动态性特点:

(1)要求学校管理者正确认识学校管理过程的规律,具有驾驭学校管理过程的能力。

(2)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注意把握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及时调节各种关系,使管理活动沿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3)要求管理者注意管理的弹性与刚性相结合,事事要有多手准备 ,留有余地,实施动态管理,不可拘泥僵化。 (二)可控性指学校管理过程的活动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 要求根据学校管理过程的活动规律来组织学校管理活动,使学校管理过程受控于人的要求。通过确定管理目标,调节管理行为,改变管理资源的配置等方式,使管理过程为特定的目的服务。

10.论学校管理过程的有序性和可变性特点 答:(1)学校管理过程的有序性指管理环节的启动有先后次序,不能颠倒。管理过程的有序性要求管理者要有务实精神,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开展管理工作,扎扎实实抓好每一个环节。

(2)管理过程的可变性指管理过程具有多种变式,可以根据实情灵活应用。管理过程的可变性特点,要求管理者熟悉学校工作,知人识事,从实际出发,灵活变通,合理调节各管理环节的进程,运用各种变式,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11.如果你是一个学校的校长,你将从哪些方面保证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答:(1)选人:一是内部选聘;二是外部招聘

(2)育人: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等形式对教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础知识教育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学校管理知识与技术教育培训等。

(3)用人:一要量才录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二要合理协调学校人员结构,充分发挥教职工个人优势与集体优势;三要根据教职工的身心要求,重新设计工作,尽可能使工作丰富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四要注重工作环境设计,为教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4)留人:一要善于激励;二要善于领导。事业留人,情感留人,薪酬留人,以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学校远景目标和教师的职业发展引领教师。

12.试论教师职业倦怠的防治

答:教师职业倦怠防治应从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完善教师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最直接因素来自教师自身和学校两大方面。

(1)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正确认识职业倦怠;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提高自我效能感;悦纳自我;调剂自己的生活

(2)学校管理者的对策:改变管理方法;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关心教师个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疏泄途径和心理辅导;构建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

七、案例分析

1.四国演义参考答案

(1)此案例属开放性案例,无固定答案。无论赞同那种观点,请充分陈述理由 (2)正确的学科定位,有利于确定学校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逃脱不了参考答案

(1)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以环境为条件,学校也不例外。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都未充分认识到外界环境对学校管理目标的影响。

(2)外界环境不在学校控制之下,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不良的环境则阻碍学校的发展。对不良环境,必须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社区和当地政府等机构配合解决。

3.校长、书记关系之争参考答案

(1)张李二人的观点都存在问题。张基本取消了学校党组织的作用,要求书记超脱、开明,实际上就是要求书记放弃自己的职责.李过分夸大了学校党组织的作用,误解了“领导”与“负责”的关系。二人都对政治核心作用都存在误解.

(2)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不是要取消保证监督,保证监督是政治核心作用的内容之一;也不能以保证监督取代政治核心作用。

(3)支部对学校行政发挥作用:一是支持,二是保证,三是监督。

4.老计划的新作用参考答案

(1)计划是对完成任务、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进行的全面设计和统筹规划,是管理周期的起始环节,没有计划,工作就要打乱仗。

(2)案例表明,校长的计划管理至少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本身管理无计划,工作就是为了应付检查;二是对计划的

作用缺少缺少正确的认识

5.三套聘任方案参考答案

三种聘任方式各有利弊:槐荫中学的聘任方案没有区分续聘和外聘,操之过急,没有考虑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引起教师的抵制。柳林中学注意到教师心理承受力,但是校长确有转嫁聘任压力、逃避责任之嫌,难以达到优化教师队伍的目的。竹溪中学实行民主聘任,校长同样有逃避责任、放弃用人权之嫌,虽然淘汰了“刺头”教师,但是素质聘任变成了关系聘任。

建议综合上述三种模式的优点(1)对现有教师在了解民意的基础上,征求学科组意见,由校长聘任,不参加“过三关”,(2)对缺编名额采用“过三关”方式对外招聘;(3)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人际关系恶劣、教学态度差、教学能力差的教师可以淘汰,但应分步走以减少阻力;(4)应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保证聘任的公正性。

6.借蛋孵鸡参考答案

(1)孙校长提高教师素质的做法值得肯定,特别是对新教师的作用较大。但教学是一种艺术,不是生搬硬套可以学到家的。

(2)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仅以教学过程为例就有备、教、改、辅、考等诸多环节,解决了备课问题不等于解决了所有问题,必须全员、全程、全面抓质量。

7.科研大跃进参考答案

学校科研的目的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因此应该大力开展校本教研

类似吴校长这种抓科研的做法,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确是劳民伤财,没有实效。吴校长的科研观念是错误的,但真正根源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评价制度的不良导向。

搜索更多关于: 《学校管理学》练习题库 的文档
《学校管理学》练习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aoj30d20j03gjy5zd2f62h6002tw800lbd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