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1.两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运动了t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B.初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C.末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D.平均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 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原来位置 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3.如图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左右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轻绳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1,此时绳子张力为F1,将绳的右端移到C点,待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2,此时绳子张力为F2,再将绳子的右端再由C点移到D点,待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
3,此时绳子张力为
F3,不计一切摩擦,且BC为竖直线,则( )
A.θ1=θ2<θ3 B.θ1=θ2=θ3 C.F1>F2>F3 D.F1=F2 4.一质点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质点在第2s内和第3s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质点在第3s内速度越来越大 D.在前7s内质点的位移为负值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也逐渐增大 B.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就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必为零 6.光滑圆柱体固定于水平地面。AB为一均匀直棒,A端放在地上,C点压在柱面上,AB棒处于静止,且AC段长度大于CB段,如图所示。那么直棒AB所受各种作用力的个数是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 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 一半, g取10 m/s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 A. 5 m B.11.25 m C. 20 m D. 31.25 m 8.卡车上放一木箱,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启动时,木箱给卡车的摩擦力向后 B.车匀速直线运动时,车给木箱的摩擦力向前 C.车匀速直线运动时,车给木箱的摩擦力为零 D.车突然制动时,木箱获得向前的摩擦力,使木箱向前滑动 9.用3 N的水平恒力, 使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 从静止开始运动,在2 s内通过 的位移是2 m,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 A.0.5 m / s2,2 N C.2 m/ s2,0.5 N B.1 m / s2,1 N D.1.5 m / s2,0 10.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 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A,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杆BC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杆BC所受的力( ) A.大小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B.逐渐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11.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 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在0~2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B.t0时刻,A、B速度最大 C.2t0时刻,A、B速度最小 D.2t0时刻,A、B位移最大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 C.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 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 二、实验题(每小题6分,共计12分) 13.图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B、 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秒。试求:(1)打点计时器打下B、D点时小车的即时速度,VB = m/s;VD = m/s; (2)小车的加速度a = m/s2. 14.(1)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 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 a. 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b. 测量细绳的长度 c. 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 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实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三、计算题:(共40分) 15.(8分)如图所示,光滑的匀质圆球半径R=1m、质量m=5kg,静止在如图所示 的位置,图中距离d=1.8m,求竖直墙壁和台阶对球的支持力分别为多大?(g取10m/s2) 16.(9分)卡车原来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 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停止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程用了12s,求: (1)减速时间和加速时间分别是多少? (2)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3)开始刹车后2s末及10s末的瞬时速度。 17.(11分)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5kg的磨石A对地面和斜壁进行打磨,已知磨石A与地面和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1)当用水平方向的推力F1=25N推A打磨地面时,A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求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用A对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0为的斜壁进行打磨如图,当对A加竖直向上的推力F2=60N时,则磨石从静止开始沿斜壁向上运动2m(斜壁足够长)所需的时间为多少?(g取10m/s2,sin370=0.6,cos370=0.8) 18.(12)如图,质量M=23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3kg的小球B相连,现用与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3N作用于小球B并带动木块A一 0 起向右匀速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A、B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