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提纲(部门用)
一、部门(单位)情况:巴润哈尔莫敦镇政府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在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职能的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民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等,是巩固国家政权的根基所在。作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最基层单位,乡镇政府不仅面临着财政供给不足的经济压力,而且还必须承担起全方位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的政治责任和社会压力。面对新形势,客观上要求乡镇政府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是职能的重大转变。然而,乡镇政府没有根据农民群众的需要来界定职能,致使乡镇政府的现有职能并没有根本改观。追溯问题的渊源在于压力型体制。为此必须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即乡镇政府要把职能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上来,转移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机构人员情况。
政府编制21人,在职人数17人,退休22人,抚养3人,独立核算机构,独立编制机构 3.机构人员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当年调出1人,调入1人,人员无变化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概述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事业成效。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8%,经济综合实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达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经济实力稳健增长。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9568.99万元,较上年增加2085.37万元,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46267.85万元,增加2940.23万元,增长6.8%;第二产业8507万元,增加115万元,增长13.7%;第三产业4794.14万元,减少797.86万元,降低14.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6248.1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36.14元,增长9.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
我们要牢固树立“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基础、民生是根本”理念,要清醒认识“谁也不是重点村、谁也都是重点村”的现状,把握两个“新常态”,坚持主动进攻,全镇上下要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扎实苦干,夯实维护和长治久安发展基础。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包括部门(单位)收入、支出年初预算安排情况,与上年对比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年度执行中调整情况,调整原因说明。
(二)收入支出执行情况
当年收入支出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2014年收入751万元,2015年收入1412万元,本年收入与上年相比661 万元,变动率88% 原因人员经费及项目增加。
2014年支出 751万元 2015年支出1412万元 本年收入支出与上年相比 661 万元,变动率 原因本年支出与上年相比661 万元,变动率88% 原因人员经费及项目增加。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可分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分单位、分收入支出具体项目逐项对比(可列表)。预决算无差异
(2)差异原因分析。差异较大的应分析到具体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和具体单位。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制作饼状图)。
巴润镇项目支出占总支出16%,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84%,收入与支出比率相等 (2)收入支出按部门所属单位分布情况(可列表)。 3.重点经济分类支出执行情况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2015年三公经费支出84718,其中招待费10900元、交通费73818元。2014年三公经费支出94774.9其中招待费30553元、交通费64221.9元,与去年相比减少10056.9元,减少10.6%
(2)会议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2014年会议费39000元,2015年12322元,减少26678元,减少68%
(3)其他对部门(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4)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巴润镇政府无结余。
(1)分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结余结转情况,特别是项目经费结余情况。 (2)分单位结余结转情况。
(3)结余结转规模较大的原因分析。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年末部门(单位)资产、负债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年末政府资产314万元,比去年增加101万元,增加47% , 原因固定资产及银行存款增加, 万元,负债476万元、比去年增加178万元,增加59%,原因预付工程款增加。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3143476.84元:其中市政小城镇借款101510元、妇联经费80000元、农业生产救灾40000元、三民津贴54000元、劳动转移就业补贴117250元、农业救灾款80000元、人力资源及党员教育70000元、政法委信息费87660元、行政事业扣款86549元、其他应缴款40646元、访惠聚民生项目500000元、老年人照料中心款608000元、城建工作经费55150元、组织260000元、综合办公费962711.84元。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对资产负债具体构成进行分析,可从占比、上下年变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用饼图、柱图或折线图),重点说明主要资产、负债基本情况、变动情况及原因。
房屋占总资产
(二)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计算资产负债率,可进行连续年度的对比,分析部门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资产效益管理,避免潜在的资产负债风险。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1.本部门(单位)财务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2.本部门(单位)决算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按规定批复决算工作开展情况。 3.对部门(单位)决算管理及报表设计的意见建议。
注: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参考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见软件查询模板)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附后)。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支出增长率 87%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 100% 人均开支(元/人) 106976 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 16% 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 84%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 12 人车比例(人/车) 9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 预算收入完成率 预算支出完成率 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 人员支出比率 公用支出比率 人均基本支出(元/人) 资产负债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4.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规则规定对有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