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13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效应T细胞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 、Al 27 、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 )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的叙述错误的是
A.Q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Q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DNA…—A—T—G—C—…RNA …—U—A—C—G
A—P~P~P
A C12H22O11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
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 ΔH=+283.0 kJ/mol 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热ΔH=2×(-57.3) k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已知:H-H键的键能为a kJ/mol,Cl-Cl键的键能为b kJ/mol,H-Cl键的键能为c kJ/mol,则生成1 mol HCl放出的能量为(a+b-2c)/2 kJ
9. 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丁 —… 甲 丙 乙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1
1
10.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B.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可能为H3PO4 C.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
H+H2PO2
-+
-
14.一质点在某一外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在O-8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O-2s内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第2s末其速度达到最大值
D.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3OH11、某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Fe2+、Al3+、
PO2+3H2O
3-
B.第4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也刚好为零
C.质点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第6s末加速度最大,且离出发位置最远 D.在0-8s内,质点一直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第8s末速度
和加速度都为零,且离出发点最远
15.质量为1kg的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此物体在
前 4s 和后4s内受到的合外力冲量为( ) A.8N·s,8N·s B.8N·s,-8N·s C.0, 8N·s D.0,-8N·s
16.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 A.绳子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 B.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 C.绳子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
D.绳子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小于A的重力
17.地球M和月球m可以看作一个双星系统,它们绕两球球心连线上的某一点O转动.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亿万年来地球把部分自转能量通过地月相互作用而转移给了月球,使地月之间的距离变大了,月球绕O点转动的机械能增加了.由此可以判断( ) A.月球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减小 B.月球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增大 C.地球球心到O点的距离减小 D.月球绕O点转动的动能增加
18.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则( ) A.电压表读数减小 B.电流表读数减小
C.质点P将向下运动 D.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减小
19.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CO32-、SO32-、SO42-、Cl-中的若干种,现取X
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中肯定存在Fe2+、Al3+、
、SO42-
B.X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Al3+和Cl- C.溶液E和气体F发生反应,生成物为盐类 D.气体A是NO
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
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υ (正)、υ (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 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
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为金属且Z的原子序数为W的2倍。n、p、q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n为气体。m、r、s分别是Z、W、X的单质,t的水溶液呈碱性焰色反应呈黄色,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Y>X B.化合物P中只存在离子键
C.图示转化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X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2
2
20.一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进入某电场中.由于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液滴
沿竖直方向下落一段距离h后,速度为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备选器材有:
A.学生电源(电动势E约为4V) B.电压表(量程:0-3V) C.电流表A1(量程:0-50mA) D.电流表A2(量程:0-0.6A) E.电流表A3(量程:0-3A) F.滑动变阻器(总电阻约20?) G.开关、导线若干
①为了尽量提高测量精度,请画出合理的电路原理图; ②电流表应选择 (请填写所选器材前的字母符号).
24.(13分)如图所示为一条平直公路,其中A点左边的路段为足够长的柏油路面,A点右边路段为水泥路面,已知汽车轮胎与柏油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1,与水泥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2.某次测试发现,当汽车以速度vo在路面行驶,刚过A点时紧急刹车(车轮立即停止转动),汽车要滑行到B点才能停下.现在,该汽车以2vo的速度在柏油路面上向右行驶,突然发现B处有障碍物,需在A点左侧柏油路段上某处紧急刹车,才能避免撞上障碍物.(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水泥路面AB段的长度; (2)为防止汽车撞上障碍物,开始紧
急刹车的位置距A点的距离至少为多少?若刚好不撞上,汽车紧急刹车的时间是多少?
25. (19分) 如图所示,用长为2L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A和B置于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A球的带电量为+2q,B球的带电量为-3q,构成一个带电系统(它们均可视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也不考虑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现让小球A处在有界匀强电场区域MPNQ内。已知虚线MP位于细杆的中垂线上,虚线NQ与MP平行且间距足够长.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右.释放带电系统,让它从静止开始运动,忽略带电系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磁场影响。
求:(1)带电系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2)带电系统运动过程中,B球电势能增加的最大值多少? (3)带电系统回到初始位置所用时间为多少?
1212A.电场力对液滴做的功为mv0 B.液滴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mv0?mgh
22C.液滴的机械能减少mgh D. 液滴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2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白色皮带以10 m/s的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今 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轻放上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煤块(可视为质点),它与传送带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0.50,已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m.取sin37=0.6,cos37=0.8, g=10m/s.则在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2s B.煤块对皮带做的总功为0
C.小煤块在白色皮带上留下黑色印记的长度为6m D.因煤块和皮带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为24J
2
0
0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
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mm。另一位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cm。
23.(9分)(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只灵敏电流计的电阻。该同学在连好电路后,先把电位器R调到最大;合上开关S1,调节R使电流表达到满偏电流Ig,然后合上开关S2,调 节电阻箱R1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正好为满偏电流的一半,记下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即认为电流表的电阻R2就等于R1.
(1)从系统误差的角度看,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应该 (填“偏大”或“偏小”); (2)如果灵敏电流计(即表头)的满偏电流Ig=1mA,电阻Rg=100?,现实验室备有用该型号表头改装的量程不同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某同学准备利用伏安法测量一只阻值约为150?的电阻Rx,
3
3
26.(15分)重金属元素铬的毒性较大,含铬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Ⅰ)某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Cr3+,同时还含有少量的Fe2+、Fe3+、Al3+、Ca2+和Mg2+等,且酸性较强。为回收利用,通常采用如下流程处理:
O3)。
①写出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混有CO2气体的SO2气体,通入NaHSO3饱和溶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除去CO2气体。
(2)复分解反应从形式上看,是一种相互交换成分的反应,在有机反应中,也存在类似形式的反应——“烯烃的复分解”反应。
注:部分阳离子常温下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Mg(OH)2 Al(OH)3 Cr(OH)3
如果用重氢(D)标记过的烯烃CD3CDCDCD3和烃CH3CHCHCH3进行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向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的方向进行。 ①甲同学认为CuSO4+H2SH2SO4+CuS↓不能发生,因为该反应违背了“较强酸制较弱酸”的原则。请你判断甲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做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BaSO3可溶于酸,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但经过实验探究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请你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电解是一种在通电作用下的氧化还原反应。用电解法可将某工业废水中的CN转变为N2,装置如上图所示。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电解质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pH 3.7 9.6 11.1 8 9(>9溶解) (1)氧化过程中可代替H2O2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Na2O2 B.HNO3 C.FeCl3 D.KMnO4
(2)加入NaOH溶液调整溶液pH=8时,除去的离子是___(填序号);已知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
Mn++nNaRMRn+nNa+,此步操作被交换除去的杂质离子___(填序号)。 A.Fe3+ B.Al3+ C.Ca2+ D.Mg2+
(3)在还原过程中,每消耗172.8 gCr2O72- 转移4.8 mol e-,则还原过程中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
(已知在氧化过程中Cr3+转化为Cr2O72- )
(Ⅱ)酸性条件下,铬元素主要以Cr2O72-形式存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的废水。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处理该废水,阳极反应是Fe-2e-Fe2+,阴极反应式是2H++2e-H2↑。
(1)电解时能否用Cu电极来代替Fe电极?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 是_____。
(2)电解时阳极附近溶液中转化为Cr3+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得到的金属阳离子在阴极区可沉淀完全,从其对水的电离平衡影
响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溶液中初始含有0.1 mol Cr2O72- ,则生成的阳离子全部转化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g。
27.(14分)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没发生变化,都不属氧化还原反应。
(1)复分解反应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
已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pH大小关系是pH(Na2CO3)>pH(NaClO)>pH(NaHCO3)>pH(NaHS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 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读取气体体积前,对F装置进行的操作是慢慢上下移动右边的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其目的是 。 (4)E装置的作用是 ;量气管中有空气,对实验 (填“有”或“无”)影响。
(5)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 g,F装置测得气体的体积为V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若拆掉B装置,测得的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