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_____辨别出是小玲的。
14.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特定条件结合物态变化知识分析:
(1)若该物质的温度为t,且tA<t<tB,该物质处于_____态 (2)若该物质的温度由Ⅱ区域到I区域时,该物质要_____热。
(3)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直接到Ⅰ区域状态时,该晶体物质发生_____的物态变化。 (4)若该物质温度刚达到t,且t=tA,继续短暂加热,该物质的温度会_____(选填“上升”或“不变”)。
(5)若该晶体物质为氧,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的温度处于_____区域(选填“I”、“Ⅱ”、“Ⅲ”)。
15.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
16.正方体物块重0.2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_____N,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边长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cm,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为_____Pa。
三、计算题
17.“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
,再把壶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5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18.2017年6月石家庄地铁号线一期工程(西王站到洨河大道站)正式开通。为市民提供了方便。石家庄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为25 km.如图所示是石家庄地铁样车,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50km/h.
(1)地铁从西E站到洨河大道站需要多长时间?
(2)若地快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36 km/h的平均速度运行2分钟。停车1分钟,再以54km/h的平均速度运行1分钟,求地铁在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四、实验题
19.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_______)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______㎏/m。
20.小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3
(1)根据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2)如图乙,实验时,把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烛焰的中心调到_______________。
(3)小亮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4)小亮将蜡烛从10cm刻度线处向35cm刻度线处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
(5)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有人为某款香水设计了四种不同形状的透明的玻璃瓶盖,如图所示。小亮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出在阳光下最容易被引燃的是____
2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___。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5)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刚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石蜡的温度/℃ 海波的温度/℃ 0 40 40 1 41 42 2 42 44 3 44 46 4 46 48 5 47 48 6 48 48 7 49 48 8 51 48 9 52 50 10 54 53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态。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石蜡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3.为了验证“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明轻敲桌面,小刚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上,他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小刚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有何变化?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3)放学后,小明和小刚走到车站附近时看到一根钢轨架在路边,这次,由小刚在钢轨的一头用石块敲一下,小明把耳朵贴在钢轨的另一头。结果他听到了两次声响,这是因为_____和_____都能传声,第一次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过来,这是因为______。
2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应该用_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_________(选填“很大”或“很小”)的坡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C D B B C B 二、填空题 11.不变 变大 12.缩小 C 13.虚 ,3 , 音色
14.液 放 凝华 不变 Ⅲ 15.振动,空气 16.2 ; 2.00 500 三、计算题
17.(1)3×10kg/m(2)55 cm
3
3
3
18.(1)0.5h;(2)8.75m/s。 四、实验题
19.B BCA 1.125×103(或1125) 20.同一高度 缩小 远离 B
21.薄 等大 虚 位置 寻找普遍规律 22.不变 液 非晶体
23.能 声音 变小 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好 固体(钢轨) 气体(空气) 钢轨 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 24.刻度尺 很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