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病理练习册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12:41:40 本文由追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P9 2.试用肺褐色硬化的镜下改变,解释其肉眼病变特征:

镜下: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含心衰细胞或含铁血黄素。

肉眼:由于血管充血,纤维增生,可见肺重量和体积增大,被膜增厚紧张,切面深红;由于水肿和巨噬细胞的渗出可见部分区域实变。由于心衰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的沉着可见肺内散在许多棕褐色小点。由于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可见肺间质有灰白色纤维条索,伴肺质地变硬。 P14

3.纤维素性炎症常发生在哪些部位?各有何特点? .纤维索性炎常发生在黏膜、浆膜和肺。

(1)发生于黏膜者,惨出的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白细胞共同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膜状物,称假膜,故又称假膜性炎,如细菌性痢疾、白喉等。

(2)浆膜的纤维素性炎见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发生在心包膜时,由于心外膜大量渗出的纤维素在心脏跳动的影响下形成许多绒毛状物,称为“绒毛心”。

(3)发生在肺的纤维素性炎,如大叶性肺炎,大量纤维素渗出到肺泡腔内若不能呗溶解吸收,则有肉芽组织取代发生机化造成肺实变。 4. 试以皮肤生疖为例简述炎症的结局。

(1)痊愈:肿块很小,机体抵抗力将强的脓肿课吸收消散,若较大,有液化时可有肉芽组织包裹修复。

(2)蔓延扩散:疖可以部分液化扩散到周围及腺脂,引起疖 P19

1.试以结肠癌和结肠腺瘤为例说明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结肠腺瘤 结肠癌

分化类型 分化好,实质大小不一的增生腺体,腺体排列不规则, 分化差,细胞**成巢,排列紊乱,层数增多,可无腺腔,细胞形态 多 样,无杯状细胞,核大,深染 态多样,无杯状细胞, ,核/浆比增大

无细胞异型性 分化差,细胞**成巢,排列紊乱,层数增多,可无腺腔,细胞形态多样,无杯状细胞,核大,深

染 ,核/浆比增大

核分裂像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 生长方式 外生性,无浸润现象,根部有蒂 浸润性或外生性,基底部较宽,蒂不明显

继发改变 少有坏死和出血 常伴有坏死(切面灰白),出血,溃疡(火山口状)

移 无 经常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后较多复发

影响 较少,主要引起肠道压迫和阻塞 较大,除了压迫和阻塞外尚可引起坏死,出血,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试述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

瘤 恶性肿瘤

分化类型 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

似 分化较差,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核分裂像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缓

慢 较快 生长方式 外生性或膨胀性,后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通常可推动 浸润性或外生性,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通常不能推动,后者常伴有浸 润性生长

继发改变 少有坏死和出

血 常发生坏死和出血 溃疡

转移 不转

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

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多复发 影响 较少,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

果 较大,除压迫和阻塞外尚可引起坏死,出血,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P19 2.简述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 肉瘤

组织来源 上皮细胞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 较少见,多见于青少年 大体特点 质较硬,色灰白,较干燥 质软,湿润,鱼肉状

组织学特点 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常有增生 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 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 免疫组化 表达上皮标记 表达间叶标记 转移 多经淋巴道转移 多经血道转移

3,在切片中,高分化鳞癌和高分化腺癌各有何形态特点?

高分化鳞癌:细胞分层排列为癌巢,胞间存在细胞间桥,癌巢中央存在角化珠 高分化腺癌:癌细胞排列形成明显的管腔样结构,细胞层数少,腺体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有时可见“背靠背”现象。

4.切片中正常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如何区别?

(1)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恶性肿瘤的癌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层次、极性。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A:细胞的多形性:体积一般偏大,大小不等(分化很差的肿瘤则正好相反),形状不规则 B:核的多样性:核肥大,数目不一,核浆比增大,畸形,染色质边集,深染,核膜增厚,核仁大而数目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C:胞浆改变:常嗜碱性。

P20 5 .何谓转移瘤?简述肝脏转移瘤和肺脏转移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转移瘤是恶性肿瘤从原发部位进入淋巴管、血道、体腔,迁徙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的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临床病理特点: 来源:多见于肉瘤或晚期癌经血道转移而来,其中侵入门静脉系统的恶性肿瘤首先多转移到肝,侵入体循环的静脉系统的恶性肿瘤首先多转移到肺。

病理特点:多个转移灶非均匀分布,大小不一,边界清楚,多近器官表面。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而下陷,可形成癌脐。

P20

1.试述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病理变化:

(1)充血水肿期: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浆液及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渗出

(2)红色肝样变期:肺泡间隔毛细血管依然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大量红细胞及纤维素,中性粒细胞渗出。肉眼:病变肺叶肿大,暗红色,质实如肝,切面实性,灰红,呈粗糙颗粒状。 (3)灰色肝样变期:肺泡间隔毛细血管不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素渗出。肉眼:病变肺叶肿大,灰白色,质实如肝,切面实性,灰白,干燥,颗粒状。 (4)溶解消散期: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巨噬细胞渗出,纤维素溶解消散。肉眼:肺质地松软,实变病灶消失。 临床病理联系:

充血水肿期: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毒血症),X片显示肺部片状模糊阴影。 肝样变期:仍有毒血症症状,呼吸困难,紫绀(缺氧症状),铁锈色痰(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释放含铁血黄素),渐变为粘液脓性痰,胸痛(纤维素性胸膜炎),X片呈大片致密阴影。 溶解消散期:X片检查肺阴影消失(实变灶消散),体温下降。 2.试述大小叶肺炎的区别:

c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病原微生物 肺炎球菌 多种细菌 发病年龄 青壮年 老弱病残

病变特点 急性弥漫性纤维素性炎 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炎

病灶分布 以肺段或者肺叶为单位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小叶为单位,散在分布,可融合

病变分期 典型病例分期明显 无明显分期

临床表现 起病急,高热,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 常为支气管炎的并发症,可发热、咳嗽、咯痰

结局 大多痊愈 多数可痊愈,体弱者预后差 并发症 肺肉质变,肺脓肿,脓胸,纤维素性胸膜炎,

败血症,中毒性休克 肺脓肿、脓胸、支扩、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P34 1.试述慢性胃溃疡的病变及合并症: 病变:

肉眼:①多位于胃小弯近幽门部,溃疡通常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cm以内②边缘整齐,底部平坦。③较浅者仅累积粘膜下层,深者可深达肌层或浆膜层。④切面呈典型的斜漏斗状。⑤溃疡周边黏膜皱襞常向溃疡处集中,似轮辐状。

镜下:慢性溃疡底部从表层到深层分为四层:(1)渗出层(2)坏死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层

合并症:大出血,幽门梗阻,穿孔和癌变

23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是什么? 病变特点:肝体积变大,被膜紧张,边缘变钝。

镜下:广泛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有散在的点状坏死,嗜酸性小体。

临床病理联系:肝区疼痛或不适,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等升高,多种肝功能异常,黄疸。 结局:多在半年至一年内恢复,部分发展为慢性肝炎。 3.试解释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

(1)门静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管壁通透性升高。

(2)肝硬化时的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减退导致的低蛋白血症,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3)肝脏灭活激素的作用降低,血中醛固酮,ADH水平升高,引起水钠潴留。 P39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1)病变: 肉眼:双侧肾轻度至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光滑,充血,可见粟粒状大小的出血点(“大红肾,蚤咬肾”)

切片: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炎性浸润,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近曲小管上皮水变性,管型出现

免疫荧光: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于GBM和系膜区 电镜: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呈驼峰状

(2)临床病理联系: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管型尿,高血压,水肿,少数可发展为无尿,氮质血症等肾衰症状。

2.引起颗粒型固缩肾主要病症,主要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病变:

肉眼:肾体积变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颗粒状

镜下:部分肾小球玻变,硬化,所属肾小管萎缩,其他肾小球代偿性增大,所属肾小管扩张,有管型。 间质纤维增生和小动脉硬化,炎性浸润。

临床:慢性肾炎综合症

(1)多尿,夜尿,低比重尿,同时伴有蛋白尿和血尿(早期) (2)肾性高血压 (3)贫血

(4)氮质血症,尿毒症伴全身中毒症状

(5)预后:死于氮质血症、尿毒症,心力衰竭,脑溢血或继发感染。 3.根据病因,病变和主要临床表现区别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 发病机制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血源性和上行性感染 病变特点 弥漫性双侧性,肾小球病变为主 双侧肾脏不对称性,肾盂、间质炎症为主

临床特点 急性肾炎综合症、肾病综合征 发热,寒战,腰痛,脓尿,

蛋白尿,菌尿,血尿

结局 治愈或转变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最终肾功能不全 治愈或转变为慢性肾盂肾炎,最终肾功能不全

搜索更多关于: 病理练习册答案 的文档
病理练习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b8sp1flqp1is530731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