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i·m,强、快、短。 4、局部止血:用于鼻粘膜和齿龈出血,但远端不用。 5、与局麻药配伍:用量:1:250000
目的:①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②减少局麻药吸收中毒。 【不良反应】
主要是高血压引起的症状,易致心律失常。 【禁忌症】
禁用于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甲亢等。
四、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NA)
【体内过程:1. 不能p·o、i·m、i·h,只能i.v.gtt;2.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3. 代谢:摄取1-重摄取贮存于囊泡内;摄取2-被MAO及COMT代谢灭活,作用时间短。
【药理作用】 非选择性激动 α1 、α2-R,对β1-R作用较弱, 对β2-R几乎无作用。
1、收缩血管:兴奋α1 –R,明显收缩皮肤、粘膜、内脏血管,对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血管,冠状动脉扩张。
2、兴奋心脏:兴奋β1-R较弱。在整体情况下,因BP↑,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心率↓;对血管强烈收缩,心输出量增加不明显 。
3、升高血压:小剂量,收缩压↑ ∕舒张压↑不明显,脉压↑;大剂量,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临床应用】1、休克:限于休克早期小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压。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 3、上消化道出血:稀释后口服。 【不良反应】 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原因:药浓↑、久用、药液外漏。
处理:①热敷;②i .h酚妥拉明;③更换注射部位。 2、急性肾功能衰竭3、停药后血压下降 : 应逐渐减量。
【禁忌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器质性心脏病、急性肾衰、严重微循环障碍等。 五、异丙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Iso)
【体内过程】1、口服无效;2、不能透过血脑屏障;3、可气雾给药和舌下含化;4、维持时间较短。 【药理作用】 对β1、β2 -R均有强大的作用。
1、兴奋心脏:兴奋β1-R,心力↑ ,心率↑ ,传导↑ ,心输出量↑ ,心肌耗氧量↑ 2、血管:兴奋β 2 -R,扩张骨骼肌血管。 3、血压:(1)小剂量,收缩压↑∕ 舒张压稍↓;
(2)较大剂量,收缩压↓ ∕ 舒张压↓,Bp↓。 4、松驰支气管平滑肌:强大而迅速,但不能消除水肿。
机制:①兴奋 β 2 –R,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②抑制过敏性物质(组胺)释放。 5、促进代谢: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
【临床应用】1、心跳骤停 心室内注射2、房室传导阻滞3、支气管哮喘急性大发作 舌下或喷雾给药4、休克 扩张血管,降低舒张压,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微循环灌注 【不良反应】较少,禁用于冠心病、甲亢、心肌炎等。 六、酚妥拉明(Phentolamine,立其丁)
【体内过程】 口服F低(20%)。常作肌内或静脉注射,代谢和排泄快,口服30min后血浓达峰,作用维持1.5 h。
【特点】1. 对α1、α2-R选择性不高;2. 与α-R结合较疏松,可逆性结合;3. 治疗量时,阻断受体作用不完全; 【药理作用】
1. 血管与血压: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机制:①阻断?-R作用;②直接扩张血管作用。可翻转AD升压作用。 2. 兴奋心脏
机制:① 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心率↑ ; ② 阻断突触前膜?2-R,促进NA释放。 3. 抗勃起功能障碍
4.其他:拟胆碱作用,提高胃肠平滑肌张力。拟组胺作用,胃酸分泌增加。 【临床应用 】
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如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雷诺病)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对抗NA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3.抗休克:补足血容量基础上使用 4.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5. 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6.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不良反应 】 体位性低血压、腹泻、腹痛、心悸、诱发消化性溃疡。 七、特拉唑嗪、哌唑嗪
【特点】 选择阻断α1受体→血管扩张→Bp↓,对α2受体无阻断作用,故无反射性地心率↑。 八、育亨宾(yohimbine)
为选择性a2受体阻断药。育亨宾主要用作实验研究中的工具药,并可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及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 九、β受体阻断药
【体内过程】
1.吸收 脂溶性高的药物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口服易吸收,但首过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低;而水溶性高的药物如阿替洛尔,口服吸收差,但首过消除较低,生物利用度较高。由于肝脏代谢功能的个体差异较大,故首过消除大的药物其血浆浓度的个体差异也较大。 2.分布 90%与血浆蛋白结合
3.消除 脂溶性高的β受体阻断药主要在肝脏代谢,脂溶性低的β受体阻断药如阿替洛尔和纳多洛尔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药理作用】
1. β-R阻断作用 (1)心血管系统
①抑制心脏(阻断β 1 –R),心力↓,心率↓ ,传导↓ ,心输出量↓ ,心肌耗氧量↓ 。 ②血管与血压:短期应用β受体阻断药,由于血管β2受体的阻断,使血管平滑肌α受体兴奋性相对增高,加之心输出量减少而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各器官血管除脑血管外,肝、肾、骨骼肌以及冠状血管的血流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有报道认为,长期应用总外周阻力可恢复至原来水平。 β受体阻断药对正常人血压影响不明显,而对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作用,本类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可靠,但其降压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药物对多系统β受体阻断的结果。
(2)支气管:β受体阻断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增加呼吸道阻力。但这种作用较弱,对正常人影响较小;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有时可诱发或加重哮喘的急性发作。
(3)代谢:对代谢的影响包括:①糖代谢:普萘洛尔不影响正常人的血糖水平,也不影响胰岛素的降低血糖作用,但能延缓用胰岛素后血糖水平的恢复,这可能由于其拮抗了低血糖促进儿茶酚胺释放所致的糖原分解。②脂肪代谢:β受体阻断药可减少游离脂肪酸自脂肪组织的释放。须注意用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加用β受体阻断药时,其β受体阻断作用往往会掩盖低血糖症状如心悸等,从而延误了低血糖的及时发现! (4)肾素:β1受体阻断药能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所致肾素的释放,其作用部位可能在肾小球球旁细胞的β受体上(在人为β1受体)。 2.膜稳定作用
是指药物抑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当它稳定神经细胞膜时产生局麻作用;当稳定心肌细胞膜时,与奎尼丁一样能降低其兴奋性,延长其有效不应期。
3.内在拟交感活性 有些β受体阻断药在与β受体结合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β受体激动效应,即ISA。具有ISA的β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有:对心脏抑制作用和对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较弱;增加药物剂量或体内儿茶酚胺处于低水平状态时,可产生心率加快和心排出量增加等作用。 【临床用途】
1. 心律失常: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
2. 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阻断β1 –R,抑制心脏,使心力↓, 心率↓ ,心肌耗氧量↓ 。
3.高血压:(1)输出量高引起的高血压(2)肾素高血压机理:①阻断β1 –R;②阻断肾脏β-R,抑制肾素分泌,阻止RAAS形成。
4.其他:用于甲亢、偏头痛等的治疗。噻吗洛尔降低眼内压,可用于青光眼。 【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1.心血管反应:诱发急性心衰 2.诱发和加剧支气管哮喘 3.反跳现象
4. 禁用于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第八章 抗高血压药
1、抗高血压药又称降压药,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动脉血压下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2、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1999年WHO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时,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3、
高血压分型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 正 常 60<85 90<130 正常高值 85~89 130~139 Ⅰ期 90~99 140~159 Ⅱ期 100~109 160~179 Ⅲ期 ﹥110 ﹥180
高血压危象 ﹥110 200
4、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
(2)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
(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①α1-R阻断药:哌唑嗪、特拉唑嗪等。 ②β-R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③α、β-R阻断药:拉贝洛尔等。
(4)RAAS抑制药: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卡托普利;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③肾素抑制药:雷米吉林
(5)交感神经抑制药;①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②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樟磺咪吩等。 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血平、胍乙啶等。
(6)血管扩张药 ①直接扩张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②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③其他:吲达帕胺、酮舍林
5、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
(1)钙离子通道阻滞药:适用于大多类型高血压,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ISH、稳定性心绞痛、冠状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病患者。对伴有心力衰竭或心动过速者应慎用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不用硝苯地平。少数患者可有头痛、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
(2)ACIE: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有益。对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者禁用;注意咳嗽等不良反应,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
(3)AT1受体阻断药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纤颤预防、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患者有益,也适用于ACEI引起的咳嗽。对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者禁用;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4)利尿药:降压作用明确,小计量噻嗪类利尿药适用于1级高血压,常规计量噻嗪类利尿药适用于1~2级高血压或脑卒中二级预防,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利尿药尤其对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有益。慎用于有糖脂代谢异常者。大剂量利尿药对血钾、尿酸及糖代谢可能有一定影响,要注意检查血钾、血糖及尿酸。
(5)β受体阻断药:对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猝死有预防作用。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慎用于糖耐量异常者或运动员。注意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注意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6):α受体阻断药:适用于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患者,但体位性低血压者禁用,心力衰竭者禁用。 6、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7、根据合并症选药
①合并室性心性过速,宜用β受体阻断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