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企业所得税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2:12: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①建设单位交来完工的固定资产:根据建设单位交付使用的财产清册中所确定的价值计价。

②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价。

③购人的固定资产:按购入价加上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费等以及缴纳的税金后的价值计价。

④以融资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杂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等后的价值计价。

⑤接受赠与的固定资产:按发票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确定;未附发票的,按同类设备的市价确定。

⑥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⑦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应当按该资产折旧程度,以合同协议确定的价格或者评估确认的价格计价。

⑧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确定。

想一想 固定资产的计价与所得税有什么关系? (2)固定资产折旧

① 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② 不得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

③ 提取折旧的方式和依据:

应当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前,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 包括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运输车辆、器具、工具;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融资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封存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提取维简费的固定资产;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已出售给职工个人的住房的折旧,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④纳税人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采用直线折旧法。

⑤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按财政部门制定的分行业财务制度规定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自2004年7月1日起,东北地区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可在现例:一般固定资产折旧不得短于以下规定年限: 房屋、建筑物为20年; 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想一想 缩短折旧年限意味着什么? 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

⑥某些企业可加速折旧的:应采用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但不允许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法。

2.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

(1)无形资产的计价。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2)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当采取直线法。

摊销期限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没有规定的,摊销期限不得少于10年。 需要注意的是:自2004年7月1日起,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可在现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但协议或合同约定有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应按协议或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进行摊销。

3.递延资产的扣除

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 除对企业属于流动资产的商品、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存货的计价,应当以实际成本为准。纳税人各项存货的发生和领用,其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方法中任选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确实需要改变的,应在年度纳税申报时,附报改变计算方法的情况,说明改变计算方法的原因,并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的文件。

综合实例1 某企业2004年内,发生下列收入事项:(1)销售产品收入7 000万元;(2)清理

固定资产盘盈收入40万元;(3)转让专利权收入300万元;(4)利息收入50万元(其中国库券利息收入15万元);(5)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95万元。发生下列支出事项:(1)产品销售成本4 500万元(不包括工资);(2)产品销售费用450万元;(3)产品销售税金280万元;(4)管理费用240万元;(5)利息支出85万元(均为金融机构借款利息);(6)职工1 000人,全年发放职工工资总额为960万元;(7)按规定标准提取职工福利费134.4万元,职工工会经费19.2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4.4万元。该企业计税工资标准为800元/人月。计算该企业2004年应纳税所得额。

(1)该企业应税收入总额=7 000+40+300+(50-15)+95=7470(万元) (2)允许扣除项目金额:

①产品销售成本4 500万元(不包括工资); ②产品销售费用450万元; ③产品销售税金280万元; ④管理费用240万元;

⑤利息支出85万元(均为金融机构借款利息);

⑥职工工资扣除标准=1 000×800×12=960 000=960(万元) ⑦三项经费扣除标准=134.4+19.2 +14.4 =168(万元)

允许扣除项目的总计金额=4 500+450+280+240+85+960+168=6 683(万元) (3)2004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7470-6 683=787(万元)

实际工作中可以用下列方法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综合实例2 A公司2004年实现利润总额为800万元。经过税务机关检查发现,该企业当

试一试 你能列举出纳税调整项目吗? 实际发放与计税工资相等 解答 想一想: 资产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有什么不同? 年有以下几项支出均已列支。①支付职工工资总额72万元,(该公司职工70人,当地规定计税工资标准人均每月800元);②提取职工福利、工会、教育三项经费12.6万元;③税收的罚款支出8万元;④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计算该公司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解答 ①职工工资

允许扣除的职工工资=800×12×70=67.2(万元) 不允许扣除的职工工资=72—67.2=4.8(万元) ②职工福利、工会、教育经费三项经费

允许扣除的三项经费=67.2×(14%+2%+1.5%)=11.76(万元)

不允许扣除的三项经费=12.6—11.76=0.84(万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0.84万元 ③税收的罚款支出8万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万元 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④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 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该公司当年应纳税所得额=800+(4.8+0.84+8)-10=803.64(万元)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一般计算方法 1.核算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实例 甲企业2004年各项收入总额为104万元,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合计为98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

解答 (1)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104-98万元=6万元,适用27%的所得税率。 (2)应纳所得税额=6×27%=1.62(万元)

适用税率应根据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分别适用18%、27%、33%。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8万元

搜索更多关于: 企业所得税 的文档
企业所得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blni884m27f2vc1ufzk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