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就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作者:蒋家连 孙莹莹
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09期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届大学毕业生有近699万名,比2012年整整多出19万,就业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有人称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难就业季”,也有人发出了“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无奈感叹。大学生就业难,除了根本上的原因,大学扩招,就业形式也由统包统分到了现在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大学教育人才培育模式和社会需求脱节外,问题很大程度出现在学生缺乏就业指导培训机会。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自学生入校到离校的一个全面、不间断的系统工程,致力于学生成长成才。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地方有关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和政策,引导学生根据市场需求确立就业期望和求职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培养、强化学生的就业技能。同时,注重大学生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指导应作为作为大学的必修课,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一、就业指导,有利于强化思想引领,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从学生角度来看待就业困难,首先是学生存在职业定位不明确,缺乏对于个人的爱好、性格、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理性的认识,不能明确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擅长什么,制定不出比较适合自己就业目标。其次,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大都不肯从基层做起。转变毕业生就业的旧思想旧观念显得很重要,通过运用心理测量、调查访谈、职业评价分析等手段和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使毕业生能更加清楚认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并把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客观地确定就业期望和职业定位,理性对待就业。
二、就业指导,有利于服务学生成才,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全程性,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学习过程,重点是引导大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学生类型,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确立教育的侧重点,超前地预测和分析大学生阶段性的思想动态及某种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引导工作和能力培养。例如,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开始集体生活,此阶段他们既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又容易产生彷徨、松懈的情绪。此时的就业指导结合入学教育,着重开展适应性教育,立志教育和开展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以基础学习和良好习惯养成为主。进入了择业萌动期的大三阶段,依托专业生产实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组织走访校友及参加校园招聘会等活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学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