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就像一颗参天的大树根深叶茂,你若只讲述她的根部如何蜿蜒深入大地,又会忽视了她的高耸入云,你若动情描述她的枝繁叶茂,却又流于形式忽视根本,甚至你二者兼顾的时候,又发现自己心有余力不足。现在我只能拾起一片地上枯黄叶,讲一讲传统节日的故事,一年365天,节日何其多,我也只能讲讲我身边的传统节日---上灯节。
说道节日之前,先说说我的故园岑溪。山城岑溪古已有之,远离中原,在遥远的岭南偏地,汉初,赵佗建立南越国,岑溪境隶属南越国,后称为猛陵县。在历史的变迁中,祖先几经发展迁徙,世代居住,也一并将祖先的风俗留了下来,其中之一,便是上灯节。
上灯节是客家的传统节日。据《岑溪市志》记载,新生儿如是男孩(添丁),满月后,在次年的农历正月初十日,要悬灯庆祝(谐音“添灯”),俗谓“上灯”,寓意添丁发财。在初十日零时,将五彩纸扎的花灯悬于屋厅的栋梁上和社公的灯棚里。这天亲戚朋友都带礼物来道贺,主家设宴招待,是谓请灯酒。其实又称状元灯,在民间又有“云遮中秋月,雨撒状元灯”的传说。听得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说:如果在中秋节这一天是个阴雨天,那么来年的正月初十也会是个阴雨天。在这个神秘朦胧的好日子,我们可以看到忙碌的人家来来往往。每当正月初十上灯节来临,岑溪市会出现三大奇观。第一奇观是街上挂满花灯,任人采购。一般上灯人家要买回两盏灯,一盏挂在厅堂,一盏挂在家乡村里所属的寺庙。每盏灯里要包两颗卵石,表示后继有人,可以传宗接代。第二奇观是全市的大小饭店,全都爆满。有的在一个月前就订了酒桌,少则十几桌,多则上百桌。有的酒店摆四轮,上午9点开桌,12点一轮,下午3点又开桌,6点又一轮。第三奇观是市民都有喜酒喝。谁都有三姑六婆,七叔八舅,添丁了,上灯了,可喜可贺,封红包,喝喜酒。城里人到各家饭店,农村人走村串户。有人说这是全体岑溪人的“饮日”(喝酒日)。有上灯就有落灯,正月十六为落灯日,在正月初十没有喝上灯酒的亲戚朋友到十六落灯日这一天要补喝。
从近几十年来看,上灯节一直都没有衰落的迹象,多年的传统依然有着很大的影响 力,到目前为止它依然是一个岑溪地方的重要的节日。随着现在的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了,重男轻女等这些封建陋习也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角,开始单纯的作为一个走亲访友的节日看待了。因此我觉得上灯节依然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依旧充满活力。传统节日在民间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时代也赋予了她新的活力。也希望我们可以亲手接过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好好地爱惜她,一代代的继承下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