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作者:张喆 孙明慧
来源:《环球市场》2020年第02期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一项根本制度,这是国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体现。本文着重论述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希望能够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1]当前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的严峻程度前所未有,这也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构成了挑战,需要谨慎应对。 一、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挑战
(一)外部环境挑战。当前西方国家加强了对我国的价值观输出和渗透,冷战过后,西方社会就将社会主义中国设定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头号敌人,他们以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为切入点,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极力宣扬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性。这些对不明真相的高校学生形成了强烈冲击。他们用“去意识形态化”的“温和话语”不断影响和感染单纯的青年学生,让他们认同遵循西方价值的行为导引,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他们还凭借其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不断从网络环境发起攻击。
(二)国内发展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需求的变化,由此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高校学生的冲击尤为强烈,拜金主义的等价值观念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化改革引发了非主流思潮兴起并加紧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對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攻击,影响了高校学生端正“三观”的形成。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导致信息网络状、碎片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作用受到巨大削弱。
(三)体制机制挑战。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力相对下降等问题凸显。网络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防控的体制机制不能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需要。新媒体环境下,面对意识形态冲击,解决问题和引导学生必须同时做好,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防御能力有待加强。 二、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着力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