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六篇腹部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3:05: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经损伤或断离后,检查时不易发觉浅感觉障碍;而若一个皮神经节段呈现疼觉和温度觉障碍,则至少主要支配神经及其上、下位各一支神经,共三支神经已经受累。有触觉丧失者,罹患神经的数目还要更多一些,这是因为传递触觉冲动的神经纤维较痛觉、温度觉冲动传导纤维分布得更为广泛(图133)。

图133 腹壁的前面观及投影

图134 腹前壁的浅静脲及胸神经皮支的分布

腹前外侧壁皮肤常用于人体其它部位缺损的修复或整形,采用的皮瓣可以是带血管蒂或不带蒂的,可以是皮肤层的一部分或全层皮肤的。腹前外侧壁皮肤面积大,部位隐蔽,是人体良好的皮肤供区。

腹后壁的皮肤较厚,汗腺丰富。皮肤张力线在纵肌范围为横向,过纵肌外侧缘后转为稍斜向下方。腹后壁皮肤由第12胸神经和第1~3腰神经的后支支配。

表面标志

1.腹上窝 俗称心窝,系腹部前正中线最高处的小凹,仰卧时更容易看到。腹上窝位于剑胸结合的直接下方,其两侧是肋缘。左、右两侧肋缘的夹角名胸骨下角或称肋下角,此角可随腹部膨隆和腹内压增高而加大;角内有剑突。一侧肋缘与剑突侧缘之间,为剑肋角,经左肋剑肋角向左上后方刺入,可进入心包腔,行心包穿刺术(图135)。

2.脐 脐的位置因年龄、性别、胖瘦程度、腹肌张力和腹部隆起情形等而变化,肥胖者直立与仰卧时脐的位置改变尤为明显。儿童因盆部发育不完善,脐的位置较低;老年者由于脂肪堆积和腹肌乏力,脐也处于低位。通常脐与左、右侧髂嵴最高点(居髂前上棘约两指)约在同一平面,向后平齐第4腰椎棘突,或第3、4腰椎间椎间盘。国人脐至耻骨联合间距为15.5cm左右。自脐向两侧并稍向上斜的带状皮肤节段(皮节),由第10胸神经支配,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腹部的其它皮肤节段。因而脐的位置在判断脊髓和脊神经损害或麻醉平面中,有实际价值(图135)。

3.耻骨联合 在腹部前正中线下端易于扪摸。耻骨联合上缘是骨盆入口的界标之一,空虚状态的膀胱位于耻骨联合上缘平面以下。

4.耻骨嵴和耻骨结节 耻骨嵴是自耻骨联合上缘向外侧方延伸的横向骨嵴 ,2cm~3cm长,终于耻骨结节。肥胖者不易扪到,男性可以从阴茎悬韧带向上两横指取之。耻骨嵴的直上方,是腹股沟管浅环的内侧份,此环的中心点在耻骨结节的直上方。

搜索更多关于: 第六篇腹部 - 图文 的文档
第六篇腹部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ccld5ixox47ty70k2b0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