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4:00: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检测(三)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答案 B

解析 淀粉遇碘水显蓝色,纤维素遇碘水不显蓝色,木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A错误;食用花生油成分是油脂,鸡蛋清成分是蛋白质,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故B正确。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取代反应的条件是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气态单质 B.乙烯与卤素加成的条件是卤素单质的水溶液 C.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D.苯的取代反应条件是液溴加催化剂 答案 C

解析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C项不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C.煤的气化是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D.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用途和性质。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多肽或氨基酸而不是葡萄糖,B错;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属于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故选C。 4.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H3CH3+Cl2――→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由油脂得到甘油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光均为取代反应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C Cl2+2Br===2Cl+Br2 Zn+Cu===Zn+Cu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2+2+--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答案 B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乙烯与氯化氢发生的是加成反应,A项错误;油脂酸性水解得到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碱性水解得到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B项正确;Zn+Cu2===Zn2+

Cu中Zn单质被氧化,C项错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实质上分别为氧元素(过氧化钠中)和氯元素的”歧化反应”,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D项错误。

5.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项,应采取蒸馏方法;B项,应通过溴水;C项,应采取分液方法。 6.下列关于煤的干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煤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叫煤的干馏

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的本质区别是干馏是化学变化而分馏是物理变化 C.工业上苯、萘等物质可由煤干馏得到,它们主要存在于煤干馏所得的煤焦油中 D.煤干馏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得到冶金用的优质焦炭 答案 A

解析 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使煤分解的过程,因此煤的干馏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隔绝空气,以防止煤在高温下燃烧,二是要加强热,A不正确;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而石油的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是一个物理变化,B正确;苯、萘等物质主要存在于煤焦油中,C正确;煤干馏的产物主要是焦炭,焦炭可用于冶金工业,D正确。 7.下列过程因发生取代反应而发生的是( ) 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将苯、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后在50~60℃水浴中加热

物质 乙醇(乙酸) 乙烷(乙烯) 乙酸乙酯(乙酸) 乙醇(水) 所用试剂 氢氧化钠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饱和碳酸钠溶液 生石灰 方法 分液 洗气 蒸馏 蒸馏 D.液态植物油与氢气反应生成固态物质 答案 C

解析 A项,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错误;B项,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因为萃取的缘故,错误;C项,将苯、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后在50~60 ℃水浴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硝基苯和水,正确;D项,液态植物油与氢气反应生成固态物质是发生了加成反应,错误。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③酯化、④中和中的反应有( ) A.①B.②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D

,它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①加成、②水解、

解析 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 9.下列关于同系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原子数不同且分子式满足CnH2n+2通式的两种烃,一定互为同系物

B.都是苯的同系物

C.碳原子数不同且分子式满足CnH2n-2通式的两种烃,一定互为同系物

D.答案 A

都是乙醇的同系物

解析 B项,前者是苯的同系物,后者不是;C项,符合通式CnH2n-2的烃可以是二烯烃,也可以是炔烃,如CH3—C≡CH与CH2===CH—CH===CH2,符合通式,且碳原子个数也不相同,二者不是同系物;D项,后者不是乙醇的同系物。

10.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乙酸和另一种分子式为C6H13OH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

B.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 C.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 答案 D

解析 酯化反应是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可逆反应,由此可知,酯的水解需要催化

剂。

11.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 C

解析 水浴温度不会超过100℃,A正确;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B正确;羧酸和醇的酯化为可逆反应,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正确;氢氧化钠可以使乙酸丁酯水解,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C错误。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产物有2种 B.乙炔与氯化氢1∶2加成的产物有2种 C.立方烷

的六氯取代物有3种

D.联二苯答案 D

的二氯取代物有15种

解析 A项,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H2—CH2Cl和两种物

质;B项,CH≡CH+2HCl―→CH3—CHCl2或种,所以六氯代物也有

3

种;D

;C项,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

项,联二苯的二氯代物有

共12种。

13.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cnro78mhi1xkfw968ko77t6k14pg601b5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