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作品。一方面,文本结构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会摒弃与其文本结构相悖的阅读意图;另一方面,读者的阅读意图与文本接触之后,读者的见识和理解便影响着文本结构的呈现形态。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
(2)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和方式:
(一)批评家与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批评家能够借助自己特有的艺术和理论的敏感性,以及训练有素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作出深入、全面、精当而准确的分析与批评。所以批评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一方面,读者借助于批评家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往往更能领会作品的深邃内涵;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独创性又决定了新的作品往往超出了读者旧有的什么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批评家就承担了调和两者矛盾的角色。
(二)批评家和作家
在交流过程中,批评家行为的直接结果是创造出批判文本。同时批判文本又成为批评家与作家交流的中介。一方面,批评家用其批评文本对作家的创作做出一种客观的反映,以检验其创作意图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批判文本也可以因其特有的缜密的理论表述,令作家对自己先前未充分认识到的创作行为的内涵与意义加以自觉地重新审视。
(三)作家与读者
作家与读者处于分离状态,因此会出现双向不满足的状态。因此批评家一方面以读者代言人的身份表达他们对作家创作的看法和要求,并尽力进行协调;另一方面用自己的一套批判语言将作品的内涵阐释为可以被读者接受的信息,以促使文学生产与接受同步发展。 四、
文学评论
龚自珍《己亥杂诗》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可以从陶渊明诗歌风格多样化来论述,结合袁世硕课本陶渊明的章节,论述陶渊明诗歌风格不仅表现在田园诗的平淡自然醇美上,还有咏史怀古诗的旷达豪迈,“陶渊明不总是浑身静穆,也不总是金刚怒目”。百年来,陶渊明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像松和菊那样清高,隐居田园,生活淡泊,但是,龚自珍却认为,他表面上虽然平淡恬静,事实上,他的作品风格却有三分之二像诸葛亮的“梁甫吟”,三分之一像屈原的“离骚”,颇具政治抱负,一心记挂天下苍生。【文学评论都是自己任意选择角度来写,题目不要与材料相差太远,内容只要扣题,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