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书吗?2、组织交流,评比阅读之星。 1、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说书籍的名称或故事的大概情节。 2、评比阅读之星。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1、回忆什么叫默读?默读要做到什么要求?
2、出示一句、段话:限定时间内读完,并说出主要意思。看谁读的快,读的有质量。 ①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5秒)
②李老师让我们把那只母兔单独放在一个大笼子里。下午,我发现那只母兔老是扯自己身上的毛,就跑去告诉李老师。李老师叫我拿些软草和棉絮给兔子垫窝,免得小兔生下来着凉。(30秒)
3、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默读情况 1、学生自由回答。 ①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要求是“一不”“两提高”“三到”。 ②方法:
“一圈”(圈出好词) “二划”(划出好句好段)
2、学生根据默读要求自由默读句、段,教师巡回指导。 ①天下雨了打得船蓬沙啦地响。②李老师教我们养母兔。 3、全班交流默读效果。 出示故事
对比评价 1、组织阅读一篇文章《一瓶墨汁》要求在10分钟内读完并说出文章的主要意思。 2、组织讨论:怎么读得既快又好 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用心读,用脑想,有速度。
4、评选默读之星,给默读之星颁奖。 1、学生阅读文章,小组交流文章内容及方法评出小组代表。 在小河边,小普不小心砚台掉进河里,小伟看见后帮助小普解决了墨汁和砚台。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①专心读书②一句句地读。
3、评选默读之星。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回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运用学到的方法,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看的多,了解的最多。如果能把自己了解的记下来,就更好了。 学生回家实践,并请家长帮忙限时看书,不断提高速度。并把每次看书情况记下来。 -2-
课题 3、词典是读书的工具 课型 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使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查词典,知道词典是不开口的老师。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本词典。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读书时遇到不懂怎么办?(查字典)那该怎么查?
2、对呀,那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那就要用到词典,它也是不开口的老师,我们阅读时离不开它 先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
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
尝试学习, 明确方法 1、出示句子,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换上了新棉袄,兴高采烈地地来到长辈前,给他们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一派新春景象。 2、点拨查词典的基本方法: ①先按用查字典的方法,查第一个字。 ②按第二个的拼音顺序查到词语。 ③在这词语解释中找到合适的解释。 2、 从中发现了什么?
如果是多音字要注意不同音在不同地方。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兴高采烈、欢声笑语、派、 2、自己学会查词典 ①先查“兴”、“欢”。 ②再查兴高采烈、欢声笑语。 ③找到解释:
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足。欢声笑语:欢乐的笑声和话语。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出示训练,选自读《狐假虎威》训练时说说你划到了哪些不理解的词,查到了它的意思。
2、交流查词典的情况
3、总结查词典的方法。 1、学生试读,自查词典2、说说你划了哪些词? 3、小组漫谈查词典的方法和结果。茂密、狡猾、违抗、狐假虎威。 实践体验
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遇到不懂的地方学会查词典 2、 组织检查和辅导。
3、评选查词典能手。 1、学生阅读,找不理解的词语,自查词典。 2、小组交流查词典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看自读课本《词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 -4-
课题 4、议读法 课型 活动实践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边读边议的能力及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看一些浅显的课外书籍,并能边读边议,扩大阅读面。 课前准备 1、准备一篇阅读材料。
2、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故事激趣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一定阅读了很多课外书籍,能告诉老师你们都读哪些课外书吗? 2、评选阅读之星
3、小结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阅读方法:议读法。 1、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说书籍的名称或故事的大概情节。 2、评比阅读之星。
3、明确议读法的概念:在阅读过程中,抓住主要问题提出见解,与人讨论,求得正确答案。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1、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采用议读法 2、点拨议读法的基本方法: ①选阅读文章,找出不懂的地方。 ②把不懂的地方概括成问题。
③把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议,以求得正确的答案。
3、出示一篇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根据方法进行阅读议论
4、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根据要求自由默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①老虎为什么会没有牙齿?
②狐狸用什么方法把老虎的牙齿拔掉?
3、小组交流。①老虎吃了狐狸送来的糖,还听信狐狸的话不刷牙,牙齿全蛀了,全给狐狸拔掉了,所以没有牙。②狐狸用给老虎送糖和骗老虎不刷牙,让老虎的牙全蛀了,才把老虎的牙全拔掉了。 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议读的经过。 实践体验,
巩固方法。 1、请小朋友读《聪明的小蚂蚁》一文,你有哪些问题?运用议读法进行阅读? 2、交流议读的好处和注意点。
好处:
3、给议读好的学生发奖。 1、学生自读,划出问题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用学到的方法说说议读有什么好处?又该注意些什么?①帮助我们很快理解内容,解决疑难。②培养我们质疑问难的习惯。注意①问题要找准。
②问题的概括得明确,让人明白你问题的要求。 课外拓展
巩固延伸 布置作业:回家阅读或在课文预习中使用。
-5- 回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如果能把自己了解的记下来,就更好了。 课题 5、读报的学问 课型 实践体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了解报纸的有关知识,掌握读报的基本方法。
2、看懂一些浅显的儿童报纸,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份《中国儿童报》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猜谜激趣
导入新课 1、 出示谜面: 有位好朋友,天天上门来, 纵谈天下事,从不把口开。
2、引导交流:小朋友,你们喜欢读报吗?说说你是怎么读报的。 3、小结板题:“读报的学问” 1、学生猜谜:报纸 2、全班交流读报方法。 认识报纸
感悟方法 1、组织观看报纸,看看有哪几部分组成?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读报的方法,进行归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