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 2、了解SO2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技能。 3、培养实验设计、观察、分析能力,训练知识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 难点:SO2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新 课 导 入 新 知 学 习 思考 交流 实验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952年,英国伦敦发生重大的空气烟雾污染事件, 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虽然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那么如何在保护我们的自身健康基础上合理利用二氧化硫,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从物质组成形式看, SO2和C02从 组成学生根据酸性氧化物的定义思考检验方上看相似,其性质可能相似。CO2是一种法 酸性氧化物,SO2是否也是? 如何验证? 1、 展示一试管SO2气体,观色并闻味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总结物理性质, 2、 将一集满SO2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晃动、观察、橡皮塞塞上后,取出水面, 3、 用PH试纸测(实验2)所得溶液的酸碱度。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4、 在盛有二氧化硫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现象。 1、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易液化(-10℃)。 2、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3、 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1、课本上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我们写的有何差别?为什么? 2、那么可逆反应与普通的化学反应有何联系和区别?的代表什么含义? 学生讨论并回答:可逆 归纳整理 思考交流 学生讨论回答
问题探究 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H2SO3,H2SO3 很不稳定,易分解成SO2和H2O。这两个反应是同时同条件下进行的,SO2和H2O是第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又是第二个反应的产物,H2SO3是第一个反应的产物,又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如果我们把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H2SO3反应叫正反应,H2SO3分解成SO2和H2O的反应就叫逆反应。这样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表示用可逆号。注意可逆反应强调在同时、同条件下不同的方向进行,这同时说明可逆反应不能向一方进行到底,即产物和反应物同时并存。 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表示用可逆号。“” 特点:同时、同条件,不同方向,同时并存 归纳整理 应用与实践 1、H2燃烧生成水,水电解能生成H2和O2,这是可逆反应吗? 2、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是否只有亚硫酸? 3、如将SO2气体通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中,分析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思考交流 实验探究 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么怎样区分SO2和C02?SO2是否还有其他特性? 5、(1) 在亚硫酸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观察前后现象的变化。 然后再加热, 与试验(1)对比,分析原因 (2)在氯水中加入加入品红溶液,然后再加热,观察前后现象的变化。 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使颜色恢复。 (2)漂白性 1、SO2和氯水的漂白有何不同? 2、对比实验3,分析二氧化硫能否漂白石蕊试液,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 1、分析下列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S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SO2使品红试液褪色 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SO2使滴加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褪色 2、可通过 方法检验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还是Cl2 归纳整理 思考交流
思考交流 归纳整理 应用提高 从化合价角度看,SO2和C02还有什么区别? S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氯水褪色,可以被氧气氧化成SO3体现还原性;能与H2S反应生成S单质,体现氧化性 学生分析:SO2中S为+4价,处于中间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推测SO2与Cl2混合通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反应,产物为什么? 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CO2中是否混有SO2? 3、工业上用熟石灰来吸收SO2,同时制备熟石膏,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小结 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同时具有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SO2的实际中有一定的应用,但SO2是有毒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当空气中含有大量SO2时,对环境危害极大。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O2) 1、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易液化(-10℃)。 2、 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可逆反应) (2)漂白性 (3)氧化性 (4)还原性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CO2、O2 B.N2、CO C.Cl2、N2
D.H2S、SO2
2.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写出硫分别与钠、铝、铁(生成FeS)、氧气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3.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碳 D 悬浮颗粒
4、(1)把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为 ,加热溶液煮沸后,现象为 (2)将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
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
(3)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是否是SO2的漂白性? (填“是”或“否”)
将SO2通入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溶液褪色,是否是SO2的漂白性?
5、SO2中含有+4价的S,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SO2+2H2S=3S+2H2O 氧化剂 还原剂
SO2+Br2+2H2O=H2SO4+2HBr 氧化剂 还原剂 6、 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做如下实验:
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 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
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 7、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2——
A、S → HS B、Na2SO3 →SO2 C、H2S →S D、 SO2→S 8、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①过氧化钠 ②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活性炭 ⑤臭氧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9、检验SO2气体中是否存在CO2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A. 通过澄清石灰水 B. 先通过小苏打(NaHCO3)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C. 先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D. 通过品红溶液
10、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11、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则通
入的气体可能是
A、CO2 B、NH3 C、SO3 D、HCl 12、将等物质的量的SO2、Cl2通入水中,所得的溶液( )
A 中性 漂白性 B 酸性 漂白性 C 只有漂白性 D 只有酸性备课参考: (一)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D 2、2Na + S
Fe + S恢复
(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溶液变红 (3)否 否 5、SO2 H2S Br2 SO2 6、品红和二氧化硫混合溶液 加热时二氧化硫挥发 7、C 8、B 9、C 10、A 11、A 12、D
FeS S+O2
Na2S 2Al +3S
Al2S3
SO2 3、C 4、(1)溶液褪色 溶液颜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