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
1.说出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重点) 2.描述群落演替的过程。
3.阐述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重点) 4.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重难点)
群 落 演 替 的 概 念 与 类 型
1. 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分布的变化,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化过程。
2.特点: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往往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3.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了的裸地上发生的演替。
②实例及过程
a.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就是初生演替。
b.裸岩上发生的初生演替过程:地衣植物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
c.淡水湖泊群落演替过程:水生植物阶段→湿生植物阶段→陆生植物阶段。 ③特点: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任何一个生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都包含着植物繁殖体侵入裸地,并在裸地上发芽、生长、繁殖、定居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群落中的植被遭受严重破坏而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原有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地下茎)有可能存在的地方进行的演替。
②实例:完全被砍伐的森林、火烧后的森林或草原、弃耕后的农田都会发生次生演替。 ③某群落在火烧后发生的次生演替过程:一年生植物→草本植物和多年生植物→草本植物、灌木、乔木→森林。
4.群落演替的主要标志:是物种组成上的变化。
[合作探讨]
探讨1:群落演替发生后,原群落中的生物都灭绝了吗?
提示:演替是群落中的优势物种发生改变的过程,原群落中有的物种灭绝,但绝大多数物种仍保留下来。
探讨2: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提示: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探讨3:初生演替为什么比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长?
提示:因为初生演替没有土壤条件,要经过漫长的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所以初生演替所经历的时间较次生演替的长。
[归纳拓展] 1.群落演替的过程
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
?侵入定居阶段
―→?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
(先锋群落阶段)
?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
竞争平衡阶段―→
?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相对稳定阶段―→ 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
?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2.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比较 类型内容 起点 但被彻底消灭了 时间 速度 影响因素 实例 经历的时间长 缓慢 自然因素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 农田上的演替
1.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32570190】
A.群落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B.演替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C.弃耕农田都能演替为森林
D.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解析】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优势群落代替另一个优势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群落演替的方向取决于环境,弃耕农田如果环境不适宜不一定能演替为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中有机物逐渐增多,不一定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答案】 D
2.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
经历的时间短 较快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来存在过植被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答案】 D
3.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
【导学号:32570191】
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 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减少 C.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 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减少
【解析】 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活动增强,透气性增加;地衣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物而不是有机物;灌木高度高于草本植物,对草本植物遮挡阳光。
【答案】 C
群 落 演 替 的 影 响 因 素
1.内部因素
群落内部因素是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
(1)演替的动力: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动力。
(2)演替的催化剂: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 2.外界环境因素
(1)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也常成为群落演替的重要条件。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常引起群落演替,影响甚至改变群落演替的进程。
(2)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环境因素,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对自然环境因素、群落内部因素具有起着促进、抑制、改造或重建的作用。人类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合作探讨]
探讨1: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如果小路废弃后,人的踩踏活动停止了,在路上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