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一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1、燃烧定义:通常说的燃烧指的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如蜡烛燃烧、木柴燃烧。 2、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空气中的白磷燃烧[来源:net] 空气中的红磷不燃烧 分析 温度达到着火点且接触氧气 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达到着火点,没接触氧气 [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来源:www.shulihua.net]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达到着火点, 白磷燃烧 接触氧气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有可燃物;有充足的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
例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B.蜡烛一扇即灭,是因为缺少了空气所以无法继续燃烧
1
C.如图 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D.由图 b 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D
例题2
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 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未燃烧;迅速从水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铜管内水蒸气需要用火焰二次加热是因为 铜管内水蒸气的温度没有达到火柴的着火点 。
(2)该实验说明的结论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 。 例题3
如图A、B、C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A瓶按照如图方式倒扣住点燃后的蜡烛和白磷。
其结果:
(1)A中的蜡烛会立即熄灭。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段时间后,该蜡烛也渐渐熄灭,其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AC 。
A.氧气耗尽 B.温度降低 C.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D.蜡烛着火点改变
2
(3)C瓶倒扣住足量的白磷后,再往烧杯中倒入80摄氏度的热水,出现的现象是 白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 例题4
下列实验装置图是八年级化学教材中常见的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水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着重要而不同的作用,请回答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 A装置中水的作用① 提高温度 ;② 隔绝氧气 ;B装置中水的作用 与二氧化碳反应 ;C装置中水的作用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
(2)A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自身的着火点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可燃物必须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
(3)实验C中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增大受热面积,提高温度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 。
考点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中所含有的全部可燃物质(碳、氢、硫等)在与氧化合后,只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二氧化硫的燃烧。
不完全燃烧:可燃性物在燃烧过程中燃烧不充分的过程。
不安全燃烧,造成资源的浪费,采取的措施是,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供充足的氧气。
例题1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锅底出现大量炭黑时,可调小炉具燃气的进口 C.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质子数相等
答案:C
例题2
当厨房中燃烧天然气时,发现火焰发红且有较多烟尘,可能的原因是( ) A.温度达不到天然气的着火点 B.天然气中混有较多水蒸气 C.进空气的阀门开得太大 D.进空气的阀门开得太小 答案:D 例题3
能使煤的燃烧更加充分的措施是( ) A.使用催化剂 C.提高炉体温度 答案:D 例题4
细心的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加热速度太慢,这时可以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分析其原理(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增加煤块 D.把煤块粉碎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