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李逵负荆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14:19: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李逵负荆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5、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2、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3、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

1、阅读《世纪金榜》中《水浒传》的有关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3、课外阅读《水浒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历史的喧嚣让曾经叱诧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都沉沉睡去,但是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我们依然看到那些提着朴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之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108将中的“黑旋风”——李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二、介绍《水浒传》有关常识 1、作者

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一说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次) 2、内容和主题思想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作于元末明初。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了他们从个体觉醒到发展成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3、小说结构特点(单线纵向进行)

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一个个出场,故事一件件展开;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故事单纯但不单调,情节

1

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其中有很多故事情节本身可以独立成为短篇或中篇小说或者将某个人物的几篇故事串联起来,可以成为人物有声有色的“传记”。 4、故事梗概(《世纪金榜》第7页) 5、节选前后的主要情节(《世纪金榜》第9页) 三、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第1段)——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李逵、燕青回山寨路过荆门镇,听刘太公说女儿被宋江劫去,李逵大怒,上山要与宋江决裂。 发展(第2-7段)——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李逵大闹山寨,发誓要杀宋江,并立军令状,以人头为质去找刘太公对证。结果是假松江所为,李逵负荆请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李逵与燕青捉到假宋江,救出刘太公女儿。 结局(第13段)——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四、分析李逵性格特征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金圣叹 (一)崇尚正义、嫉恶如仇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1)“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2)“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的出。”

参考: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时,顿时火冒三丈,直呼宋江的大名,甚至当着宋江的面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气,大骂宋江“畜生”。回到梁山砍到黄杏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并警告宋江,若不还人家女儿,早晚都要杀了他。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的展示了李逵的性格——崇尚正义,嫉恶如仇,即便是对他最崇敬的宋大哥也是如此。其实这是李逵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二)粗蛮鲁莽、不分是非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1)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

参考:李逵出身于农民家庭,目不识丁,日常生活中的说话都是粗话的。 (2)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换给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参考:对于燕青的提醒,李逵听不进去,因为他耳朵里听不进一个“奸”字,他认为宋江之前都去东京兀自找李师师,到了这里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对事情的真伪根本不做判断,只听刘太公说是“梁上泊头领宋江抢了女儿”的话,就采取了行动,最终差点掉了脑袋。

2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1)“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参考:当听到宋江霸强民女之后,李逵直回梁山伯找宋江,此时在他心里的宋江已经不是大哥了,而是“畜生”。到了梁山,不分青红皂白,先“拔”出大斧,“砍”了杏黄旗,接着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几个动词把李逵的粗蛮鲁莽、不分是非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1、语言描写

(1) “只是我性紧上错做了事。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去献与哥哥便了。” (2)“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 (3)“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

参考:当对证之后,知道抢夺民女之事不是宋江所为,只好认赌服输,毫无怨言地准备接受军令状,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展现我们面前,表现他的敢作敢当的性格。 2、动作描写 (1) 宋江道:“若要我饶他,只教他捉得那两个假宋江,讨得刘太公女儿来还他,这等方才饶你。”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参考:当听到宋大哥说,只要捉住那两个假宋江就可以恕罪时,李逵这时就“跳”起来,说到“我去”。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李逵那副急于戴罪立功的神情和体会那种迫切的心理。 (2)“李逵那里睡得著,爬起来坐地。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 (3)“李逵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 参考:“跳”这个动作表现出李逵急于给自己将功补过心理,更能看出是他的直性子才会如此频繁出现这样的动作。 (四)小结

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我们发现,有些行为只有李逵做得出,有些话只有李逵说得出。我们认识了李逵个性鲜明特点:伸张正义、嫉恶如仇;粗蛮鲁莽、不分是非;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五、布置作业

1、完成《金榜》练习。 2、阅读所发的资料。

板书设计 李逵负荆 一、《水浒传》内容和主题思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第1段)——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发展(第2-7段)——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高潮(第8-12段)——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结局(第13段)——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三、李逵性格特征

1伸张正义、嫉恶如仇。 2、粗蛮鲁莽、不分是非。 3、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3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3、讨论《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一、导入

二、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一)学生阅读所发的资料,勾画出相关描写的语段或语句。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二)《水浒传》中李逵之形象

李逵的性格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义”和“蛮”,表现出“纯义至蛮”的特点。 所谓“纯义”是说李逵的心里只有“义”,至少是一切以“义”当先,他的“义”是纯粹的,并无一己之利。 所谓“至蛮”,是指李逵粗豪鲁莽到了无以富加的程度。李逵外号“黑旋风”,他的粗豪鲁莽夹杂着威猛,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雷霆万钧之力,有诗句为证:“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第三十八回) 1、性格之“纯义” (1)重义气。

对待朋友,他情义之浓到了两肋插刀、不顾性命的程度。 如:劫法场救朋友。他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最前头。(第四十回) (2)崇尚正义、嫉恶如仇。

这是对受欺压百姓的同情和打抱不平的精神。 如:他听说宋江抢了民女时,就大骂宋江“畜生”。他的这种打抱不平的行为是无私的。(第七十三回)

再如:听说李鬼有母在堂,便送他十两银子做本钱。(第四十三回) (3)维护梁山聚义事业,是他“义”的集中表现

在李逵眼里,梁山聚义不仅是结义兄弟同甘共苦的义举,也是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的义举。所以凡是与梁山聚义相违的事情,他就坚决反对。他是最积极提倡聚义的人,也是梁山上反招安最激烈的人。

如:当宋江被迫与官军对抗时,他跳起来叫道:“都去,都去,但又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第四十一回)

再如:他的理想就是“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第四十一回)。

再如:当最后宋江自知吃到毒酒后,来找李逵,对他说到“朝廷赐酒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第一百二十回)

李逵的“义”是纯粹的,但他的“义”又“纯粹”到近乎盲目的地步。如他将宋江视为义的化身,对之崇拜得无以富加。他平时因为宋江的拘管而按奈性子的事很多,而无奈接受招安和无怨无恨地认可宋江的药酒便是典型的例子。“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第一百二十回)

4

搜索更多关于: 李逵负荆教学策略 的文档
李逵负荆教学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dabd2zftd55mbv22qm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