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够添加套用动态效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视频菜单的使用 四、教学工具 计算机 五、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检查几位同学。 (二)教学新课
1、不管是单一的文字动画还是多画面的动画,都可以通过合成的方法,把它改成一种多效果的动画。
2、做好相同尺寸的几幅动画,一般是取单背景文字动画,按上面第三项里的做法进行合成,这样就变成了交替不同画面和不同文字效果的动画了。 3、保存,同上。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动态效果的套用。想信同学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更好的动画来。
课 题 第二单元网络技术应用初步 第一课:生活中的信息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人类的信息网络和网络的构成要素;了解因特网的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 体验因特网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增强信息利情感目标 用和创新意识。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信息网络的含义与网络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连接外网,调试凌波电子教室 情境创设 学习阅读与思考,初步通过网状棋盘感知“网络”的含激发兴趣 义 自学课本P26-28 探究 一、生活中的信息网络 邮政网络 电话网络 广播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 自主探究 二、网络的组成要素 交流分享 节点 线路和设备 协议 教学过程 资源 三、网络的类型 1、按结构分 2、按覆盖的地域分 1、你认为计算机网络能完全取代其他信息网络吗? 合作学习 2、如果整个校园网电脑都无法上网了,考虑一下是网络释疑解难 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1、在书写信封时,中文书写格式和英文书写格式有什么实践创作 不同? 展示评价 2、探索校园网的信息系统。 梳理总结 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本领? 拓展延伸 课 题 第二单元网络技术应用初步 第二课:因特网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 了解因特网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 情感目标 了解因特网的创建历程,体验科学家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因特网的基础知识与因特网应用技能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连接外网,调试凌波电子教室 1958年,美国建立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你知道情境创设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吗?它又给世界带来了一种什么激发兴趣 样的变革吗? 自学课本P30-32 探究 1、因特网的历史与发展 1968年6月21日,DARPA的“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开始实施。 1974年DARPA向全世界无条件免费提供TCP/IP协议。 自主探究 1991年,Gopher和万维网诞生。 交流分享 1987年,CANET和因特网正式建立了E-mail连通。 2、因特网的核心与特点 1983年1月1日,ARPA网将NCP改为TCP/IP协议 教学过程 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 TCP/IP协议的含义与特点 3、因特网服务和客户端软件 1、如何在网上找到目的地? 合作学习 2、URL的含义和一般格式。 释疑解难 3、说一说下面这些因特网服务的含义:E-mail\\Telnet\\BBS\\FTP\\MUD\\Usenet\\QQ 1、区分下列URL中各部分的含义: 实践创作 P32页练习题1、2 展示评价 梳理总结 这节课你明白了哪些问题?你收获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课 题 第二单元网络技术应用初步 第三课:因特网的应用 知识目标 了解因特网的应用常识。 能力目标 熟悉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 体验因特网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地,增强信息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利用和创新意识;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因特网的基本应用技能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连接外网,调试凌波电子教室 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瑞典《国内邮报》在发行362年之后,在2006年12月30日后停止发行,改为在互联网向公众免费提供电子版服务,说明了什么呢?导入本课 自学课本P33-36 探究 1、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博客(blog) 网络广播(podcasting) 网络视频(youtube) 社交网站 钓鱼攻击、游戏主机、网络虚拟人生等 2、如何用好因特网 曲别针换别墅的故事 3、网络空间的责任与安全 1、因特网的应用让人目不暇接,你想利用因特网做些什么? 2、因特网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你有什么新点子吗? 3、你上网时是否注意到自己也有维护网络纯净的责任呢? 1、农民上网卖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你能找到他们网上卖菜的地方吗? 2、乐乐经常到网上搜索作文,并且喜欢拿来应付语文作业,你觉得乐乐这样做对吗?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在班里做个调查吧! 自主探究 交流分享 教学过程 合作学习 释疑解难 实践创作 展示评价 梳理总结 你知道因特网的用途了吗? 拓展延伸 课 题 第三单元:感测技术初步 第一课:生活中的感测技术 了解感测技术的概念,熟悉生活中常见的感测器;理解感测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能够举例感测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使用常见的感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测器。 感受无处不在的感测技术,理解感测技术对现代生活的情感目标 重要影响。 知识目标 教学重点 感测技术的概念与感测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测电笔、测试计等实物,调试凌波电子教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