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的返回值。实际上,SOCKET_ERROR常量是- 1。
如果调用一个Winsock函数,错误情况发生了,就可用WSAGetLastError函数来获得一段代码,这段代码明确地表明发生的状况。该函数的定义如下:function WSAGetLastError: Integer; stdcall;
发生错误之后调用这个函数,就会返回所发生的特定错误的完整代码。 针对TCP/IP的WinSock编程
因为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存在一个概念上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在编码时,要区分对待。 1、服务器端的编程
“服务器”在某种概念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进程,它需要等待任意数量的客户机连接,以便为它们的请求提供服务。对服务器监听的连接来说,它必须在一个已知的名字上。在TCP/IP中,这个名字就是本地接口的I P地址,加上一个端口编号。每种协议都有一套不同的定址方案,所以有一种不同的命名方法。在Winsock中,第一步是将指定协议的套接字绑定到它已知的名字上。这个过程是通过API调用bind来完成的。下一步是将套接字臵为监听模式。这时,用API函数listen来完成的。最后,若一个客户机试图建立连接,服务器必须通过accept或WSAAccept调用来接受连接。 1.socket
function socket(af, Struct, protocol: Integer): TSocket; stdcall;
在加载Winsock DLL的相应版本之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个套接字了。在1.1版本中通过使用socket这个API来实现。第一个参数是你要使用的协议家族,第二个参数为套接字类型,最后一个参数指名你要使用的具体协议。下面的代码创建了一个使用IP协议家族中的TCP协议创建的流模式的套接字。
skc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2. bind
一旦为某种特定协议创建了套接字,就必须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已知地址。bind函数可将指定的套接字同一个已知地址绑定到一起。该函数声明如下;
function bind(s: TSocket; var addr: TSockAddr; namelen: Integer): Integer; stdcall;
其中第一个参数s代表我们希望在上面等待客户连接的那个套接字第二个参数addr,针
对自己打算使用的那个协议,必须把该参数填充一个地址缓冲区,第三个参数是要传递的、由协议决定的地址的长度。例如这样一段代码 var
ErrorCode : integer; SockAdd_In : TSockAddrIn; ... begin ...
SockAdd_In.sin_family := PF_INET; SockAdd_In.sin_port := htons(FPort);
SockAdd_In.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ErrorCode := bind(FSock,SockAdd_In,sizeof(SockAdd_In));
一旦出错, bind就会返回SOCKET_ERROR。对bind 来说,最常见的错误是WSAEADDRINUSE。如使用的是TCP/IP,那么WSAEADDRINUSE就表示另一个进程已经同本地IP接口和端口号绑定到了一起,或者那个IP接口和端口号处于TIME_WAIT状态。假如你针对一个套接字调用bind,但那个套接字已经绑定,便会返回WSAEFFAULT错误。
3. listen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将套接字臵入监听模式。bind函数的作用只是将一个套接字和一个指定的地址关联在一起。指示一个套接字等候进入连接的API函数则是listen,其定义如下: function listen(s: TSocket; backlog: Integer): Integer; stdcall;
第一个参数同样是限定套接字。backlog参数指定了正在等待连接的最大队列长度。这个参数非常重要,因为完全可能同时出现几个服务器连接请求。例如,假定backlog参数为2。如果三个客户机同时发出请求,那么头两个会被放在一个“待决”(等待处理)队列中,以便应用程序依次为它们提供服务。而第三个连接会造成一个WSAECONNREFUSED错误。注意,一旦服务器接受了一个连接,那个连接请求就会从队列中删去,以便别人可继续发出请求。backlog参数其实本身就存在着限制,这个限制是由基层的协议提供者决定的。如果出现非法值,那么会用与之最接近的一个合法值来取代。除此以外,对于如何知道实际的backlog值,其实并不存在一种标准手段。与listen对应的错误是非常直观的。到目前为止,
最常见的错误是WSAEINVAL。该错误通常意味着,你忘记在listen之前调用bind。否则,与bind调用相反,使用listen时可能收到WSAEADDRINUSE。这个错误通常是在进行bind调用时发生的。
4. accept
现在,我们已做好了接受客户连接的准备。这是通过accept或WSAAccept函数来完成的。 accept格式如下:
function accept(s: TSocket; addr: PSockAddr; addrlen: PInteger): TSocket; stdcall;
其中,参数s是一个限定套接字,它处在监听模式。第二个参数应该是一个有效的SOCKADDR_IN结构的地址,而addrlen应该是SOCKADDR_IN结构的长度。对于属于另一种协议的套接字,应当用与那种协议对应的SOCKADDR结构来替换SOCKADDR_IN。通过对accpet函数的调用,可为待决连接队列中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提供服务。accept函数返回后,addr结构中会包含发出连接请求的那个客户机的I P地址信息,而addrlen参数则指出结构的长度。此外,accept会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描述符,它对应于已经接受的那个客户机连接。对于该客户机后续的所有操作,都应使用这个新套接字。至于原来那个监听套接字,它仍然用于接受其他客户机连接,而且仍处于监听模式。
2、客户机API函数
客户机要简单得多,建立成功连接所需的步骤也要少得多。客户机只需三步操作: 1) 用socket创建一个套接字。
2) 解析服务器名(以基层协议为准)。 3) 用connect初始化一个连接。
connect函数
关于创建套接字和解析服务器名的方法,前面已有简单叙述,这里介绍最后一步连接的API函数。我们先来看看该函数的Winsock 1版本,其定义如下:
function connect(s: TSocket; var name: TSockAddr; namelen: Integer): Integer; stdcall; 该函数的参数是相当清楚的: s是即将在其上面建立连接的那个有效TCP套接字; name是针对TCP(说明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地址结构(SOCKADDR_IN);namelen则是名字参数的长度。
3、数据传输
收发数据是网络编程的主题。要在已建立连接的套接字上接收数据,在Winsock 1版本中,可用这个A P I函数: int send ( SOCKET s,
const char FAR * buf, int len, int flags );
delphi中声明如下:
function send(s: TSocket; var Buf; len, flags: Integer): Integer; stdcall;
SOCKET参数是已建立连接的套接字,将在这个套接字上发送数据。第二个参数buf,则是字符缓冲区,区内包含即将发送的数据。第三个参数len,指定即将发送的缓冲区内的字符数。最后,flags可为0、MSG_DONTROUTE或MSG_OOB。另外, flags还可以是对那些标志进行按位“或运算”的一个结果。MSG_DONTROUTE标志要求传送层不要将它发出的包路由出去。由基层的传送决定是否实现这一请求(例如,若传送协议不支持该选项,这一请求就会被忽略)。MSG_OOB标志预示数据应该被带外发送。对返回数据而言,send返回发送的字节数;若发生错误,就返回SOCKET_ERROR。常见的错误是WSAECONNABORTED,这一错误一般发生在虚拟回路由于超时或协议有错而中断的时候。发生这种情况时,应该关闭这个套接字,因为它不能再用了。远程主机上的应用通过执行强行关闭或意外中断操作重新设臵虚拟虚路时,或远程主机重新启动时,发生的则是WSAECONNRESET错误。再次提醒大家注意,发生这一错误时,应该关闭这个套接字。最后一个常见错误是WSAETIMEOUT,它发生在连接由于网络故障或远程连接系统异常死机而引起的连接中断时。
同样地,在已建立了连接的套接字上接收数据也有个函数: int recv ( SOCKET s, char FAR* buf, int le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