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要求。
高频瞬态提升
输入8khz,左图为输出波形,由波形图
课看出输出波形大于输入波形,为提升状态。
高频瞬态衰减
输入8khz,右图为输出波形,由波形图课看出输出
波形小于输入波形,为衰减状态。
高频交流提升
输入8khz,左图为输出波形,可看出放大倍数绝对值为12.4db>12db,电路图符合要求。
9
高频交流衰减
输入8khz,右图为输出波形,可看出放大倍
数绝对值为12.4db>12db,电路图符合要求。
六、电路实物照片和PCB布局规则
PCB板的布线规则:
1、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元件均应布置在电路板的同一面
10
上,只有顶层元件过密时,才能将一些高度有限并且发热量小的器件,如贴片电阻、贴片电容、贴片IC等放在低层。
2、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元件应放置在栅格上且相互平行或垂直排列,以求整齐、美观,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元件重叠;元件排列要紧凑,元件在整个版面上应分布均匀、疏密一致。
3、按照电路的流程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通,并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4、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
5、以每个功能单元的核心元器件为中心,围绕他来进行布局。元器件应均匀、整体、紧凑的排列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6、环路最小规则,即信号线与其回路构成的环面积要尽可能小,环面积越小,对外的辐射越少,接收外界的干扰也越小。针对这一规则,在地平面分割时,要考虑到地平面与重 要信号走线的分布,防止由于地平面开槽等带来的问题;在双层板设计中,在为电源留 下足够空间的情况下,应该将留下的部分用参考地填充,且增加一些必要的孔,将双面 地信号有效连接起来,对一些关键信号尽量采用地线隔离,对一些频率较高的设计,需 特别考虑其地平面信号回路问题,建议采用多层板为宜。
7、走线的方向控制规则:即相邻层的走线方向成正交结构。避免将不同的信号线在相邻层走成同一方向,以减少不必要的层间窜扰;当由于板结构限制(如某些背板)难以避免出现该情况,特别是信号速率较高时,应考虑用地平面隔离各布线层,用地信号线隔离各信号线。 走线的开环检查规则:
8、一般不允许出现一端浮空的布线(Dangling Line), 主要是为了避免产生\天线效应\,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辐射和接受,否则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结果。
七、示波器测试波形与分析
11
Vin1=14.14mv, Av1=7.8, Vo1=14.14*7.8=110.3mv
图中每格为20mv,约5.5格,20*5.5=110,和估计值差不多。
Vin2=110mv, Av2=3, Vo2=110*3=330mv
图中每格为50mv,约6.5格,50*6.5=325,和估计值差不多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