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教版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2:39: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F浮 = G物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物体全部浸没——悬浮 V物 = V排 物体部分浸没——漂浮 V物>V排

气体或(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第五册第三章第1-5节

1、简单机械

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五要素 支点:固定不动的点

(1)杠杆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平衡条件:F1·L1 = F2·L2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省力杠杆 L1>L2

种类 等臂杠杆 L1=L2

费用杠杆 L1<L2

注意:动力臂、阻力臂的画法:定支点,作二线(画出力的作用线)画力臂。 (2)滑轮 种类 结构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等臂杠杆 实质 特点 能改变力的方向,F = G 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S = h 注意点 动力臂为阻力臂能改变力的大小,F = 1/2G 两倍的杠杆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S = 2h F = 1/nG S= nh (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条数) 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滑轮组绕线法则:奇动偶定(与动滑轮相连后的绳子条数n为奇数时,绳子起

点在定滑轮上,n为偶时起点在动滑轮上),先内后外(从里面的小滑轮逐步向外绕线,不得重复与交叉)。

2、功和功率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1)功 公式:W = F·S 注意:F·S应具备同时性的同体性

单位:1牛顿·米 = 1 焦耳

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意义:描述物体做功快慢

(2)功率 W W F·s 公式:P = (P = = = F·V)

t t t 单位:1焦耳/秒 = 1 瓦 1千瓦 = 1000瓦 (1马力 = 735瓦)

3、功能、势能和机械能 机械能 关 系 动能 重力势能 概 念 能量 决定因素 质量m,速度大小 v 的能量 质量m、高度h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①势能 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形变大小 (1)机械能 = 动能+势能 联 系 (2)物体通常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3)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注:①外力撤消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第三册第四章

1、电路

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组成元件 开关——控制电路

导线——输送电能 通路

所处状态 (1)电路 开路 短路 电路图

表示方法 实物图 串联 并联

(2)串、并联电路的比较 项 目 电 路 串联电路 逐个顺次地连接 并联电路 并列地连接 部分短路 全短路 ——危险,应当避免 连接方式 用电器连接方法 用电器间的 相互关系 电流路径 开关在电路 中的作用 用电器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损所有用电器不关联,即任何一个坏,其他用电器均不工作 只有一条 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与开关在通断,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它所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的那条支路的通断 用电器可单独工作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图例 2、电流、电压和电阻 项 目 量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 概念 形成电流 符号 国际单位 单位换算 I 安培(A) 1安= 103毫安 1毫安 = 103微安 流 U 伏特(V) 1千伏 = 103伏 1伏 = 103毫伏 大小 R 欧姆(Ω) 1兆欧 = 103千欧 1千欧 = 103欧 电压 电阻 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

1毫伏 = 103微伏 电流大小用1秒钟内大小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多少来衡量 测量仪器 电流表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置,1节干电池的电压的一种性质,大小决定是1.5伏,家庭电路的于导休的材料、长度、电压是220伏 电压表 横截面积 电流表和电压表 3、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 项 目 仪 器 符号 不同点 共同点 电流表 电压表 必须串联在被测电①连接电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路中 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A ○不允许直接接到电②被测电流(或电压)淡能超过电流以源的两极上 表(或电压表)的量程 须并联在被测电路③读数方法:先确认量程,再确认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和小格所表示的数两端 V ○可直接接到电源两值,最后从指针的位置读出被测电路的电流值(电压值) 极上 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组线的长度改变电阻 结构图 (2)滑动变阻器 符号 接线连接:上下各一,下柱连入 阻值判断:向移减少,离移增大

4、电学规律

(1)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磁极间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欧姆定律:I =

U R 使用 (4)串并联电路特点: 电 项 目 路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I = I1 = I2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电流 关系

I = I1+I2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电压 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关系 U = U1+U2 串联电路的总电阴等于各串联电阻 电阻之和 关系 R = R1+R2 R1·R2 1 1 1 = + (R = ) R1+R2 R1 R2 R U = U1 = U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分配 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规律 U1:U2 = R1:R2

的阻值成反比 I1:I2 = R2:R1 第五册第三章第6-8节

1、电功、电功率

(1)电功和电功率的区别见下表: 比较项目 电 功 电 功 率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 普遍适用公式:P = = UI t 但在电热器中还可用以下公式: U2 P = IR = R 2作 用 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定 义 电流所做功的多少 普遍适用公式:W = Uh = Pt 但在电热器中还可用以下公式: 2 计算公式 W = IRt = U t R 2(可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 (可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 国际单位制单位:焦 国际单位制单位:千瓦、瓦 单 位 日常常用单位:千瓦时 1千瓦时 = 3.6×106焦 测量方法 照明电路中可用“电能表”测量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比较 项 目 内 名 称 容 1千瓦 = 103瓦 可用“伏安法”测量 定议 公式 区别 联系

搜索更多关于: 浙教版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 的文档
浙教版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eass3wv8v721et5ixox47ty70kclt0051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