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1)①卵壳起保护作用.
(2)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④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3)③卵白,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⑤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②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故答案为:(1)卵壳;(2)胚盘;(3)③;⑤;(4)氧气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题(本道大题共2道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33.水稻养蟹是高效农业中的一种成功的养殖方式.插秧时适当调整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适当的养蟹通道,保证稻田充足的透光空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多种害虫成为螃蟹的丰富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农民既节省了化肥和农药,又生产了有机食品.看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 细菌、真菌 ,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2)在上述高效农业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用明显减少,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透光好,提高了 光合作用 效率,二是养蟹后, 水稻害虫 减少了.
(3)请写出该人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人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中的浪费,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判断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是否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缺一不可.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细菌、真菌等生物作为分解者.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成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如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是透光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养蟹后螃蟹吃稻谷虫等多种害虫,病虫害减少了,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因此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
(3)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图中的食物链是: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1)细菌、真菌; (2)光合作用;水稻害虫; (3)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4.玉米的籽粒有甜和非甜两种,甜玉米口感好,常用来食用,但产量不很高,非甜玉米产量高,但口感不好,常用来做饲料.农民张大爷在自家相邻的两块土地上分别种上了纯种的甜玉米和非甜玉米,后来他发现两块地的相邻处,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现了非甜玉米粒,但非甜玉米的果穗上却没有甜玉米粒.(说明:纯种指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是相同的,如:RR或rr).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没有甜玉米粒,结的全是非甜玉米粒,这在生物学上称为 遗传 现象,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现了非甜玉米粒,这在生物学上称为 变异 现象.
(2)玉米的籽粒有甜和非甜两种不同的表现,这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由上述资料可判断, 非甜玉米 是显性性状.
(3)请用遗传图解结合文字说明解释“两块地的相邻处,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现了非甜玉米粒,但非甜玉米的果穗上却没有甜玉米粒.”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 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解答】解:(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没有甜玉米粒,结的全是非甜玉米粒,这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现象,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现了非甜玉米粒,这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现象.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玉米籽粒的甜和非甜就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由资料中可知,“纯种”两字推断,其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应为RR,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rr.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没有出现甜玉米粒,说明甜玉米是隐性性状,非甜玉米为显性性状.
(3)由题意可知,“两块地的相邻处,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现了非甜玉米粒,但非甜玉米的果穗上却没有甜玉米粒.”因此,甜玉米为隐性性状rr,与非甜玉米RR传粉后其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的基因,一个来自甜玉米r,一个来自非甜玉米R,所以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的基因组成为Rr.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遗传;变异; (2)非甜玉米
(3))甜玉米为隐性性状rr,与非甜玉米RR传粉后其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的基因,一个来自甜玉米r,一个来自非甜玉米R,所以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的基因组成为Rr.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点评】如果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也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若亲代是两个纯种的显性或纯种的隐性,则后代不会出现新的性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