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怎样来计算水稻的施肥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21:59: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怎样来计算水稻的施肥量?

水稻所吸收的养分来源于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土壤本身提供,另一部分是当季施入的肥料。 1、土壤养分的供给。土壤的供肥能力即地力,它可以通过化验的方法来测定,也可以用不施肥的产量来表示。土壤本身供给养分的数量,主要决定于贮蓄量与有效状态。冲积土或湖积土的稻田,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可耕性好,有效态养分较高,这类土壤可供给水稻吸收的养分数量就多;有些山区稻田潜在肥力虽高,但分解转化慢,有效养分较少,供给养分的能力不高;一些红壤丘陵区,特别是新开稻田,潜在肥力与有效养分都较低,能供给的养分就更少。根据在生产实践中的观察和肥料对比试验情况,一般推算土壤本身约可供给水稻生产所需养分的1/2~2/3,不过这种供应情况在不同地区与不同生产水平下差异颇大。在具体衡量某一地区土壤肥力状况时,要根据当地土壤性质、施肥水平与产量的关系,还要进行必要的土壤分析与试验,从而比较确切地掌握土壤肥力水平。 2、肥料利用率。当季施用的肥料并不完全为水稻吸收利用,有些流失了,有些残存在土壤中,当季利用多少就是“肥料的利用率”。一般来说,化学肥料比有机肥料利用率高;同是有机肥料,碳、氮比值较大的(即含碳素多的)利用率低,经沤制腐熟的有机肥比未腐熟的有机肥料利用率高;各种农家肥单独施用肥效低,而将有机肥做基肥与化肥做追肥配合施用,就能显著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据江西省农科院试验统计,江西水稻生产中氮肥利用率在28%~38%之间,约为33%,磷肥利用率约为20%,钾肥利用率约为50%。

3、施肥量的计算。根据计划产量需要吸收的肥料,一般可按生产50公斤稻谷需纯氮1公斤折算,土壤供给的肥料和当季肥料利用率,按下面的例子进行估算。 例如,一块稻田计划生产550公斤稻谷,地力产量(即不施肥的产量)为350公斤,扣除地力产量,施肥需要生产200公斤,就需要施4公斤纯氮(按生产50公斤稻谷需纯氮1公斤折算),按氮肥的利用率35%计算,大致需要施11.4公斤纯氮。然后再根据各种氮肥的含氮量进行折算,确定各种氮肥的施用数量。磷肥(P2O5)的施用量早稻约为纯氮的一半,晚稻约为纯氮的40%,钾肥(K20)的数量则与纯氮相当,因为钾肥的利用率比氮肥利用率要高40%以上。也可用公式进行计算。(信息田园)

肥料使用的经济学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为了使投入资金和劳力的农民们获得满意的产量和利润,必须给作物供应充足的所有必需营养元素,化学肥料以及有机肥料对于纠正限制产量的营养元素缺乏和(或)维持土壤肥力是必需的。

在大多数作物的生产中,肥料通常是一项主要的可变成本,经常占可变成本的25~50%。合理的肥料投入将保证(经常是增加)投入其他可变成本(例如种子、农业化学品和收割)以及包括税收、土地、灌溉水、劳力设备折旧、保险、利润和耕作在内的固定或直接成本所实现的收入。

通过施肥所取的较高的作物产量减少了每斤或每公斤作物的生产成本,即增加了单位重量作物的利润。因此,肥料对于获得每亩最大收入或在作物产品下降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所起作用很大。

2. 使用肥料的六条准则

在关于肥料使用的经济学的任何讨论中,无论是科学施肥还是实际生产中的施肥,都应当考虑几条简单的原则。这些指导路线或准则可以被称为土壤肥力管理的六条准则:

1) 需要的营养元素

通过土壤分析和植物分析以及田间示范,确定哪个或哪些营养元素是缺乏的。

2) 适当的数量

一旦明确了已知或以为是限制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必须决定合适的营养元素用量。

3) 适宜的比例

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知道营养元素平衡在作物营养上的重要性。但农民们并不总是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氨由于易观察到的快速反应经常促进了它过量的浪费施用,而忽视了其他营养元素的施用,特别是磷和钾。

需要的营养元素(准则1)和适当的数量(准则2)应该形成适宜的配比。

中国目前肥料的N/P2O5/K2O施用的比例是1:0.27:0.07,而中国科学家推荐的2000年的比例是1:0.4:0.2。

从1983年开始进行的中国/加拿大钾肥农学项目,已经资助湖南和浙江两省的土壤肥料研究所(第一期),广西、广东、湖北、江西和四川等省的土壤肥料研究所(第二期)进行了田间试验,表明把钾和其他营养元素随适量的氮和磷一起施用有良好效果。

通过另外的资金来源,PPI/PPIC中国项目现在正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以及许多其他省级土壤肥料研究单位合作并开展钾在平衡施肥中的作用研究和示范项目。

关于考虑钾的平衡施肥对作物生产的经济学的重要影响,有几个例子将在后面部分介绍。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4) 准确的施用时间

所需的肥料应该在适当的时间施足满足作物的需要。把肥料施在作物进入大量需要营养元素的生育阶段前特别重要。

由于种种原因,农户在需要肥料时在得到肥料上碰到困难。有些情况下存在运输问题,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进口肥料的延误引起了农业上的损失。

供应肥料的基层组织和农户必须在作物营养元素需要高峰期前有充足的时间来获得和使用肥料,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收入。

为了“节约”投入成本而耽误供应所需的肥料对于农业部门和国家全局来说常常是“浪费”,因为产量低,结果需要进口粮食来平衡国内生产的损失。

5) 合适的位置

把肥料施于根区恰当的位置与施用合适数量的植物营养元素同等重要。由于NH3的挥发、反硝化作用,淋洗和地表径流所造成的损失,水稻对施用肥料氮的利用率很低,很少超过50%,通过包括深施在内的更好的肥料管理,氮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到75%或更高。与氮不同的是,水稻表施磷常常比深施或混合更有效。

6) 合适的肥料

在肥料管理体系中,物质的类型或营养元素来源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含硝酸盐的肥料(例如硝酸铵、硝酸钙、或硝酸铵钙)不应推荐作水稻的基肥,因为潜在的硝化损失。

由于硫酸铵有酸化作用,经常选择它作盐碱土上的氮肥。

在高pH在和石灰性和盐碱土上可以优先考虑过磷酸钙,在那些地区其中的硫酸钙是有益的。

在钾肥的选择上,对C1敏感的作物如烟草和一些蔬菜作物,应该使用硫酸钾而不是氯化钾。

3. 肥料使用的经济效益或报酬

第七条,“适合的利润”或经济效益应该被加进去以扩大这六条准则表。

把肥料施到耕地上的农民们进行着一项投资以增加他们的经济报酬。只要从增加的产量所获得的附加报酬大于肥料项目总开支,投入肥料就会获利。所以,农民所采纳的施肥措施应该是最大可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润的一种。

影响施肥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1)作物对肥料的反应强度

(2)肥料与农产品的价格关系及与之相关的市场销售前景和参加市场竞争的机会

-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3)农民的资金状况包括收入可获得的信贷,这将影响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

(4)土地承包租赁情况,其中某些因素也会削弱培肥地力的积极性

(5)充足的肥料分配系统,以便保证适时向农民提供价格便宜和合适的化肥。

3.1 最高产量

作物产量的增加沿化肥投入报酬递减曲线变化。也就是说,随着施入的肥料养分数量的增加,每一投入单位相应增加的产量逐渐变小,直至达到最高产量,超过这个点后,进一步投入化肥甚至会因养分平衡失调而导致减产。

3. 2 最高利润

当后来增加的产量仅与新增投入化肥的费用相等时,就实现了最高利润。贫因的农民或那些反对冒风险的农民一般不会鼓励去获取最高利润。通常土壤、作物长势及生长条件的变化,使作物对最后投入化肥反应的灵敏度很难确定。

对于存在资金困难的农民,或在收获季节存在干旱、冻害等风险因素的地区,一般施肥量应略低于最高利润施肥量。此时新增肥料投入效应较大,而且也较可靠。

3.3 净收益

因为追逐利润,农民对净收益的总报酬更感兴趣,施肥净收益定义为:化肥投入增加的产值扣除施肥成本。施肥过程这一小笔开支,一般忽略不计或者已包括在化肥成本内。

换句话说,施肥新增市场产值扣除化肥成本就代表净收益,它是通过使用化肥而获得的经济收入。农民的目标是获取最大净收益。即农产品所增产值收益和化肥所需的成本的差值。

正如前面提到的,因为较高的花费及某些地区常见的各种风险因素,并且所有农民都力争实现最大净收益和最高利润。

3.4 产投比

其他用于表示施肥相对经济效益的术语还包括产投比(VCR)和比较价格。前者以下列算式求得:

产投比(VCR)=(施肥增加的产值)/(化肥成本)

当产投比等于2时确保了好的净收益。并且根据目前几乎没有风险可言的种植制度,它是值得追求的目标。而对于技术水平低,又没有足够的信贷和资金条件的情况,施用化肥能产生大于2的产投比是可取的,虽然净收益会降低,但减少产量和收入的风险性变小了。

3.5. 比较价格(Re1ative price)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

比较价格用下述比例表示:

(农产品价格 元/公斤)/(肥料价格 元/公斤)

考虑相对产值,而不仅仅考虑农产品或肥料各自的价格,这是至关重要的。

4. 中国施肥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的土壤肥料研究所和农业大学已总结出了施肥效应的大量资料。从中国和加拿大农业钾肥项目的大量田间试验中筛选出许多范例,说明了在平衡施肥时钾肥的经济效益。

4.1水稻

许多田间试验表明,通过施用钾肥和相应用量的氮磷肥料后,水稻单产提高10~25%。表1 显示了钾肥使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改善了水稻栽培的经济效益,从净收益和产投比看,即使再提高钾肥使用量,也是经济的。

(表:表1 施钾对增加水稻生产收入的影响(湖北1986) ) 肥料 水稻产量 总产值 施钾的净收益 产投比 N P2O5 K2O 早稻 晚稻 早稻 晚稻 早稻 晚稻 早稻 晚稻 公斤/公顷 公斤/公顷 公斤/公顷 公斤/公顷 公斤/公顷 150 60 0 5151 6105 2576 3053 - - - - 150 60 60 5576 6633 2788 3317 168 220 4.8 6.0 150 60 120 5859 6942 2930 3471 266 330 4.0 4.8 注释:按下例价格计算:水稻=0.51元/公斤;K2O=0.73元/公斤

表1中产量及收益的增加对湖北省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假定在湖北省种植早稻和晚稻的稻田总面积的35%对每公顷施用60公斤氧化钾有增产反应 (这个估计对中国南方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可以使用表1中早稻和晚稻的平均数来计算一下施用钾肥对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影响,经过计算表明,如果在884,450公顷的稻田中增施钾肥而平均每公顷增产477公斤稻谷,湖北全省将增产稻谷421,882吨。减去钾肥的费用,这将使湖北省的农民净增如收入17,100万元。

如果农民每公顷施用120公斤氧化钾。将会增产稻谷683,234吨,增加纯收益26300万元。显然,如果钾肥供应不足,就会错失增产增收的良机。

对本文所提到的其他作物均可作类似的估算,例如四川的玉米(表4),如果增施足量的钾肥,四川省可以增收玉米138万吨,增加纯收益34800万元。

显而易见,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如果没有足够的钾肥供应,对中国农业达到最经济的产量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4.2 小麦

搜索更多关于: 怎样来计算水稻的施肥量 的文档
怎样来计算水稻的施肥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ei984bmc34n25q6ny0j2r4yi9c8on003r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