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12我有一个梦想(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9:16: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时作业 12

[基础演练]

1.选出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雕像(diāo) 歧视(qí) ..呼天抢地(qiāng) 压榨(zhà) ..B.诺言(nuò) 实践(jiàn) ..摇摇欲坠(zhuì) 赎罪(shú) ..C.旋风(xuán) 骇人(gāi) ..携手并进(xié) 匿迹(nì) ..D.扎根(zhā) 欢愉(yú) ..

野蛮行径(mán) 爽朗(shuǎng) ..

【解析】 “旋”读xuàn,“骇”读hài。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言九顶 脱颖而出 优劣 束缚 B.山青水秀 无济于事 叛乱 摧残 C.不言而喻 安之若素 隔离 签署 D.汹涌澎湃 暴力行为 邮戮 黎明

【解析】 A顶—鼎 B青—清 D戮—戳 【答案】 C

3.在下列横线上选填词语合适的一组是( )

①________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________,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

②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________我们却不能________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

③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________。

A.如果……那么 所以……因此 权利 B.如果……那么 但是……因此 权利 C.不但……而且 所以……因此 权力 D.但是……所以 但是……因此 权力

【解析】 ①句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那么”;②句是转折关系,故选“但是……因此”;③句应选与“权益”一致的“权利”。

【答案】 B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种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已是人心向背,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

B.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的英美联军悍然轰炸巴格达市场和一些民

用设施的事件,真是骇人听闻。 ....

C.在当时的美国,反对迫害,反对不公平、不平等的重担,义无反...顾地落到了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路德·金肩头。 .

D.他们的自由和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解析】 A.“人心向背”指人心的拥护和反对,应改为“人心所向”。C“义无反顾”应用于人对事,不用于事对人。D.“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一般指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句中指自由之间,应用“息息相关”。

【答案】 B

5.下列比喻句,属于明喻的一句是( )

A.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

B.100年后,黑人依然悲惨地蹒跚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 C.100年后,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繁荣瀚海的贫困孤岛上。

D.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来到国家的首都是为了兑现一张支票。 【解析】 “法令的颁布”是本体,“硕大灯塔”“欢畅黎明”是喻体,“犹如”是比喻词。

【答案】 A

6.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________。

①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②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③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

④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解析】 承前文的“错误的做法”,下文应是“不要……必须……”,然后考虑①③、②④两组间的逻辑关系。

【答案】 B

7.按照要求修改下面语句,不得改变原意。 当正义和公正到来的时候,我们才满足。 (1)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含有比喻的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改为否定句:正义和公正不到来,我们就不会满足。

(2)改为比喻句:当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的时候,我们才满足。

(3)改为含有比喻的否定句:我们不会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8.围绕下面给出的内容,仿照课文句子的修辞和句式,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

内容:当前世界出现了严重的现象: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地嬉戏;我有一个梦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由地翱翔;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地成长。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9.用简短的语句概括上述段落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些段落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前两段是告诫美国政府,黑人民权运动绝不是说说而已,也绝不会影响甚微;后一段是告诫斗争的群众,要讲究斗争的方法,不要采取错误的斗争方式。因此在概括、表述时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内容。例如:表达了黑人群众为民权而斗争的决心,

同时告诫群众要讲究斗争的原则与方式。

10.第2段中的“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出来,使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和“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二字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来公平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11.第2段中加点的“这些人”指的是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已经表达了在民权问题上与政府的对立情绪,因此“这些人”自然包括统治者。另外,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黑人与白人划为对立面,因为下文中作者提到“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和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这些人”指的是统治者以及在黑人民权问题上拥护政府立场的人。

12.第3段中“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作者指的是什么样的行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根据本段落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采取极端的暴力行动争取民权。

[课外迁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3~15题。

我的呼吁 史怀哲(法国)

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这种伦理否定这些分别,因为评判生物当中何者较有普遍妥当性所根据的标准,是以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的。这标准是纯主观的,我们谁能确知他种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对全世界又有何意义?这种分别必然产生一种见解,以为世上真有无价值的生物存在,我们能随意破坏或者伤害它们。由于环境的关系,昆虫或原生动物往往被认为没有价值。但事实上,我们的直觉意识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这种对生命的全然肯定是一种精神工作,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能一改以往的生活态度,而开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价值。同时,获得这种想法的人会觉得需要对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就像对自己一样。这时候,我们便进入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人生经验。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12我有一个梦想(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eiw84tpmo72h8v7sa970wk4t3v47w00u7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