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案(带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0:40: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攵”。书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4.能用渐渐说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通过《乌鸦喝水》故事,启发学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积极想办法。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3)背诵课文。 2.难点:

(1)理解“到处”“渐渐”的意思。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乌鸦图片、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准备学具:窄口透明瓶子(透明饮料瓶子)、小石子、水。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题识字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它是谁?同学们说对了,它就是乌鸦。(板书:乌鸦)

2.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长牙就念“鸦”。 3.齐读。教师介绍乌鸦。

4.导入: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它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小故事。看看它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板书:喝水)

5.齐读课文题目,读准“水”的翘舌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语句停顿。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1)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 (2)去掉拼音认读。 3.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教师提示: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5)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的朗读情况。

三、问题入手,朗读感悟

1.过渡: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渐渐)能换个词吗?(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

(2)导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3)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放进了小石子。)

(4)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小石子多、乌鸦做事认真、有耐心……)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5)指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6)齐读第3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规范写字

1.识记、书写“石”字。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需要注意的笔顺,第二笔是撇,书写时要舒展一些。观察、书空、描摹、动笔写。学生组词(石灰、石头等)。

2.指导书写“多”字。注意“多”是三拼音节,书写时以竖中线为基准,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五、回文识字,流利朗读 1.准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听写生字“石”“多”。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回顾课文大意,自然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它就喝着水了。那么,它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乌鸦口渴时什么心情?(着急)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2)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口渴”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出示卡片:“到处”“找水”。)

引导学生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识记“处”“找”。乌鸦会到哪儿去找水喝呢?试着用“它也许去________找,也许去________找”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地到处找水喝,当它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它的心情怎样?(惊喜)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5)指导朗读段末问句“怎么办呢?”,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铺垫。 三、情境再现,感悟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它是因为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指导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3.导读: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它勤于动脑,还因为它——(善于观察)。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

4.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5.实验操作,理解乌鸦能喝到水的原因。

(1)激趣: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2)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乌鸦,可以加动作。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1.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2.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六、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的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口”挨上。“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不要挨在一起,起笔都落在竖中线上,不要写成“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练习书写。 6.投影仪展示,集体修正。 七、围绕故事,课外拓展

1.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读一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到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感叹:“啊,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实验,学生知道了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课有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教学中我通过设置困难“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维得到发展,明白了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案(带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ep373qbib8c83h0epna2cg5h8ins2016g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