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崔忠圻版)-7-10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9:05: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与片状珠光体相比,粒状珠光体的硬度和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较好。

2、在相同硬度条件下,片状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抗拉强度相近,但粒状珠

光体的屈服强度、塑性、韧性等性能都优于片状珠光体组织。 (这是因为,片状珠光体受力时, 位错的运动被限制在铁素体内, 当位错运动至片状碳化物界面时形成较大的平面位错塞积群, 使基体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 易使碳化物脆断或形成微裂纹。而粒状碳化物对铁素体的变形阻碍作用大大减弱, 塑性和韧性得到提高,当粒状碳化物均匀地分布在塑性基体上时, 由于位错和第二相粒子的交互作用产生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提高钢的塑性变形抗力,从而提高强度。)

3、粒冷珠光体的冷变形性能、可加工性能以及淬火工艺性能都比片状珠光体好。

9-10 为了要获得均匀奥氏体,在相同奥氏体化加热温度下,是原始组织为

球状珠光体的保温时间短还是细片状珠光体的保温时间短?试利用奥氏体的形成机制说明之?

答:

细片状珠光体的保温时间短。

原因:

1、将钢加热到 AC1 以上某一温度时,珠光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通常首先在

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上形成奥氏体晶核, 这是因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上碳浓度不均匀、 原子排列不规则, 易于产生浓度起伏和结构起伏, 为奥氏体形核创造有利条件。

2、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时的相界面面积大于球状珠光体,也就是可供奥

氏体形核的位置越多, 则奥氏体形核越多, 晶核长大速;加速奥氏体的形成,

缩短保温时间。

9-11 何为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它们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方

法? 答:

定义:

回火脆性:淬火钢回火时的冲击韧性并不总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单调的增

高,有些钢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回火时, 其冲击

韧性显著下降, 这种脆化现象称为回火脆性。

第一类回火脆性:钢在 250-400℃温度范围内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也称低温回火脆性。

第二类回火脆性:钢在 450-650℃温度范围内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称为第二类回火脆性,也叫高温回火脆性。

产生原因:

第一类回火脆性: 低温回火脆性几乎在所有的工业用钢中都会出现。 一般认为,其产生是由于马氏体分解时沿马氏体条或片的界面上析出断续的薄壳状碳化物,降低了晶界的断裂强度,使晶界称为裂纹扩展的路径,因而产生脆性。

第二类回火脆性: 高温回火脆性主要在合金结构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崔忠圻版)-7-10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epqk849pp8uhsm07tfq670et7c26i0172d_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