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导学) 教学时间:1、 教学目标:1、了解本章的知识梗概,知晓重点和难点
2、根据导学卡对教材中本章知识进行了解,形成整体印象
3、通过师生活动、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的应用性问题
本章的学习目标: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一元一次方程是在我们小学学习方程的基础进行的深入学习。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即它的定义。其次,要明白x+7=26可以变形为x+7-7=26-7的依据以及 -5x=20变形为-5x÷(-5)=20÷(-5)的依据。再次,能熟练的由简至繁的解各类一元一次方程。最后,能利用方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要了解的几个概念和性质:1、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3、等式的性质;4、移项 自学导学流程:
1、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本章知识安排的前后顺序
教学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时间:4、
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并尝试求解
2、独立进行分析、合作探究列一元一次方程,在不断的探讨中学会求解。 3、通过师生活动、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能利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进行方程求解 学习难点:根据语言叙述列方程 自学导学流程:
第一部分 课前自学部分
1、以 2?4x??5 为例说说怎样解类似方程?
2、尝试用方程求解:我校中学部三个年级共有学生167人,其中七年级学生比六年级少3人,八年级学生是七年级学生的2倍,求我校六年级有多少学生?
3、试着解方程:?1x?3x??3?3?4 2
自学后的疑惑: 。 第二部分 课堂合作学习部分
目标一、问难解惑。针对独立完成情况,组内进行讨论,尝试解决部分同学的问题和疑惑。师生共同解决提交的疑惑问题。
目标二、学习展示。组内派一名学生在完成后讲解,其他学生要求完成全部题目。
①x?5x?26?2 ②2x?4x?7x??5?3
[来③
21x?x?2?6 ④ ?x?4.5x??3?7?2 32目标三、课堂巩固。
1、教材89页练习。
2、教材93页习题4和5。 目标四、拓展提高。
1、某水果公司运来例、苹果、橘子共3241筐,苹果的筐数比梨的筐数的2倍还多3筐;橘子的筐数比梨的筐数的
1还少2筐,求三种水果各有多少筐? 32、某班主任为班级学生发学生用本,每人2本,则多出18本;每人3本,又少23本。这个班级有多少名学生? 当堂盘点:
学习后你的困惑: 当堂检测:①2x?7x?20 ②2x?4x?7x??26 ③
212a?a??6?1 323
教学内容:等式的性质 教学时间:3、
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求解方程,观察、归纳得出等式性质能再利用它求解方程
2、独立思考将等式性质运用到求解方程中,并且在合作研究中解惑使之熟练 3、通过师生活动、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用等式性质求解方程 学习难点:正确的解方程 自学导学流程:
第一部分 课前自学部分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方程,并对每步变化说明根据(阅读教材82页内容):
①x?7?6 ②x?6??5 ③ 2x??6 ④ ?3x?16
自学后的疑惑: 。 第二部分 课堂合作学习部分
目标一、讨论问难解惑。针对独立完成情况,组内进行讨论,尝试解决部分同学的问题和疑惑。师生共同解决提交的疑惑问题。 目标二、自学展示。
①x?5?26 ②2?4x??5 ③ 0.3x??6 ④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题。 目标三、练习巩固
教材85页第4题,教材84页第1题。 目标四、拓展提高
1、你能解下列方程吗?
[1x?2??3 2①x?5x?26 ②2x?4x?7x??5 ③
2x?2?x?6 3]2、一个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长度是第三边长度的2倍,又知此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你能列方程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多少吗?
当堂盘点:
学习后你的困惑: 当堂检测:
①2x?7?13 ②5?3x??4 ③ 8?311x??1 ④ ?x?1?? 522
⑤如果方程2x+k=x-1的解是x=-4,求3k-2的值.
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
教学目标: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 2、通过独立思考尝试将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并且于讨论中加深理解
3、通过师生活动、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学习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自学导学流程:
第一部分 课前自学部分
1、方程的定义: 2、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只做会做的)
①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等边三角形的每边长是多少?
②某教师的存折上有存款1500元,以后每月存入2000元,经过几个月存款总额达到9500元?
③我校男生占全体学生的52%,比女生多80人,我校有多少学生?
④某班主任为班级学生发学生用本,每人2本,则多出18本;每人3本,又少23本。这个班级有多少名学生?
3、观察你列出的方程,并总结出: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 自学后的疑惑: 第二部分 课堂合作学习部分
目标一、探究自习内容。针对独立完成情况,组内进行讨论,尝试解决部分同学的问题和疑惑。以组为单位说明三个定义。
目标二、定义巩固。⑴下列各式中:① 3+3=6 ② 3?2x?1 ③ 9x?3 ④ z2?2z?1 ⑤ m?0 有______个是方程,其中__________(填写编号)是一元一次方程。 ⑵7a?2a?13??a,m2?3m?0, ?7,x=1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个 64x目标三、当堂练习。
1、教材82页练习的内容。
2、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由小站经过人民市场、局医院到新区。已知小站到人民为4千米,人民到局医院为3千米。从小站到人民需要20分钟,从人民到局医院需要15分钟,从局医院到新区需要25分钟。求人民到新区的路程有多远? 当堂盘点:
学习后你的困惑: 教学内容:整式的加减(复习课) 教学时间:1、
教学目标:1、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在阅读教材将本章知识系统化,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2、独立阅读教材,回顾本章知识;在共同探讨中查缺补漏
3、通过师生活动、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本章知识的体系,以及重点内容“整式加减”的熟练 自学导学流程:
第一部分 课前自学部分
1、写出本章涉及的相关概念、法则:
2、对以上的概念和法则分别举例进行说明:
3、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你能说出来吗?(表格内容不用填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