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天津市河东区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生物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2:45: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8.只有人类才能建立的反射是( ) A.看见红灯停步 C.听见铃声吃东西 【答案】B 【解析】

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形成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B正确。

19.中华鲟和白鳍豚都生活在水中,中华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白鳍豚用肺呼吸,胎生。它们分别属于 A.鱼类、鱼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2)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等。 【详解】

中华鲟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因此属于鱼类; 白鳍豚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故B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和鱼类的主要特征。

20.英国有灰色和黑色两种桦尺蛾,都喜欢栖息于树干上,它们是由一种桦尺蛾发展而来的。一位科学家对未污染区和污染区的两种桦尺蛾进行放出和重新捕捉的实验,其重捕率如表:

B.鱼类、哺乳类

C.哺乳类、鱼类

D.哺乳类、哺乳类

B.谈虎色变 D.闻到香味垂涎

灰色蛾 释放数 未污染区 污染区 64 393 回收数 16 54 重捕率 25.5% 13.7% 黑色蛾 释放数 154 406 回收数 82 19 重捕率 53.2% 4.7% 对不同地区两种桦尺蛾重捕率差异的最好解释是( ) A.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少于灰色桦尺蛾的数量 B.未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

C.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桦尺蛾迁移的结果 D.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会灰色桦尺蛾和黑色桦尺蛾。未污染区桦尺蛾所处的环境颜色是灰色的,因而灰色桦尺蛾的体色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是一种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保护色;工业污染区环境颜色是黑色的,这时,灰色桦尺蛾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成了易被敌害发现的体色,而黑色桦尺蛾的体色这时反而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达尔文认为,自然条件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在这里,环境的颜色成为了“选择者”,凡是具有有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就被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就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造成桦尺蛾体色的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外界环境的颜色对桦尺蛾的体色作出了选择。因此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解】

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灰色桦尺蛾是不利变异,因此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多于灰色桦尺蛾的数量,A不符合题意;未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是不利变异,不能适应环境;灰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更能适应环境,B不符合题意;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桦尺蛾迁移的结果,C不符合题意;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1.小明同学建立了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图(见下图)。请指出甲、乙、丙依次代表 哪类植物( )

天津市河东区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f1mt54z0x9da6a52gje3fmdy9ul8q00gjm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