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校本教研工作会
交 流 材 料
自贡市育才小学 二00六年十二月
第 1 页 共 7 页
全面推进校本教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施《校本教研方案》初显成效
我校属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市、区示范校。有着8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具有较高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学校长期秉行科研兴校策略,重视教师专业培养,教师素质优良。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于2005年被省教厅命名为首批“校本教研”基地校。根据省制定的基地校的要求和省培训会的精神,一年来,学校全面推进校本教研,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实施“校本教研方案”成效显著。
一、 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的工作思路
1、制定了学校发展愿景。学校秉行“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育才办学理念,弘扬“团结拼搏、求真务实”的育才精神,彰显“自主习得、和谐发展”的育才特色,追寻快速、健康、持续的内涵式学校发展之路,实现学校管理高水平、教学高质量、设施高标准,办学有特色的“三高一特”目标。
2、建立了“校本教研”领导机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人、财、物及制度保障,制定校本教研的规划;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分别从教学和德育两个方面负责组织、实施、考核;主要成员有教导主任、教导副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和各年段、各学科学研组长、班主任。
3、聘请并组成了校本教研专家指导组:由市教科所、区基础教育中心的专家和教研员组成。确定了校本研究核心研究人员。
4、开展了项目调查。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全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内容: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困惑、发展中的疑难、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培训方式及教师关心的一切问题。通过调研提炼出以新课改为核心的关于师、生成长的主要问题、重要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小课题和主要内容。
5、对校本培训进行了规划:
校本培训主要内容为师德及专业思想培训、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健康知识、新课改理论与实践、教育专著、德育方法、科研方法及原理、课程学习(含校本课程)、教学技能、科技教育、进修培训、现代技术等。
培训形式以平时自主学习、积累和送培相结合。 6、校本研究活动的主要形式:
第 2 页 共 7 页
一是校本小课题:按全员参加原则,由共同体成员个人、学研组、有机联系而组合成的共同体小组自主申报,学校提出并协调选定研究成员或学研组。然后根据校本课题的实施情况及效果由学校组织“学校校本课题验收评审组”进行评审验收和评奖。
二是课例研究:这是校本研究活动的一个重点,学研组集体备课时对单元重点、典型、传统课例进行重点研讨,采取“中心发言人”重点准备,其他成员合作研究,再上研究课。每位教师对课例的成功或不成功的课例进行剖析,形成记录,形成范例。
三是反思录:教师要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形成反思记录。反思记录要及时、真实。要求教师逐步养成反思记录的习惯。
四是课程建设:继续实施课程整合,实行长短课时制;修改、编印校本语文、数学实践活动教材,并将语文、数学实践活动课列入课表;为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对列入校本教材的知识进行测试。
五是教育叙事:举行“教育叙事”理论讲座,让教师逐步熟悉“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举行“教育叙事”专题研究、交流活动。结合年度经验论文交流、评比,引导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文章。
六是集体备课: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实行学研组负责制。每一模块的重点课例重点研究,中心发言人专题准备,集体讨论。做到资源共享,积累资料,形成校本资源。 七是立项课题的研究:在此同时,我校有区级科研课题五个,分别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小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初探》、《充分挖掘可利用条件,加强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现在,五个课题已通过区专家组结题验收。
二、 建立管理制度,保证“校本教研”的实施
1、实行层层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实施全面管理,负责人、财、物、时间的保证,负责项目的策划和规划的制定,负责建立相应的考核奖励制度,另由一名副校长协助校长分管“校本教研”;教科室是“校本教研”的中层管理机构;学研组是实施“校本教研”的细胞组织,学研组和核心研究小组是“校本教研”的核心组织;已建立健全全员参加的制度和机制。
2、对小课题的申报、学研组的管理进行了规范。各教研组、教师个人确定教研课题后,要向校本课题评审组直接提出并填写申报表。校本课题评审组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审批,以确定是否立项研究。课题经审批后,由课题评审小组给予立项,并提供相应资
第 3 页 共 7 页
料、信息、指导等。同时,对学研组的管理也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主研人员、参与人员的任务。
3、建立了过程考核制度。将“校本教研”的考核列入学校的综合考核之中,制定了月考核、学期考核、学年考核和成果奖惩制度,并与教师的晋级、评优、评先挂钩。为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每学期给每位参与研究者一定的活动经费,根据课题的开展情况分2次下拨,第一次在开始研究阶段下拨,第二次在研究结束后根据活动开展情况教导处、教科室考核完成校本教研任务后再补拨。
4、成立了“校本教研”的成果评审鉴定小组,定期对“校本教研”成果进行评估鉴定。课题评审组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和研究取得的成果评出等级,等级分为合格、三等、二等、一等四个级别,每个级别不受名额限制。每学年学校拿出专用经费对取得成果的课题进行奖励,获校级一等奖150元,二等奖120元,三等奖100元,合格级40元;获区级等级奖的在校级基础上分别增加50元;获市级等级奖的在校级基础上分别增加100元。
三、以课例研究、“小课题”、教学反思为重点,认真开展校本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以年级(年段)教研组和专业学科组为基本学研单位,全员参加,较扎实开展了课例研究、“小课题”研究和教学反思,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年来,以年级教研组和专业学科组为基本学研单位,全员参与了课例研究,人人承担了课例研究课。比如,上学期,一年级四个年青语文教师非常注重实践反思和同伴交流,对拼音教学这部分的内容采取先相互听课然后在在本班教学;二年级语文组人人上了一节课例研究课(包括50岁以上的教师);中年级语文组人人上研究课外,还专题课例研究6节,其中,三年级作文每次都是集体研究然后由一人执教,评议修改后其他人再执教,比如“声音的片段创想”,教师先录音(下载各种声音)----课堂上播放-----学生想象,片段描写;高年级语文也轮流承担课例研究课,同时,在朗读方面,有困惑的地方同伴互助,共同查阅资料再指导学生朗读。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在课例研究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一些典型课例,这些典型课例在教学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示范性。比如,我们五年级参观“菊花展”的作文指导教学,教学程序是研究组的教师先共同参观、进行录象、准备描写菊花的相关文本材料,然后带领学生参观、进行现场指导,课堂上利用录象再次指导,学生先说后写;再如:
第 4 页 共 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