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辅导员在高校危机事件中的应对能力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作者:段虹伶
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11期
摘;要: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的重点与难点工作,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状况,在实践中遇到不少问题,危机心理基础、危机处理机制与队伍培养模式等问题向高校发出了挑战。因此,辅导员的应对能力与心理危机干预有着必然的联系,将危机干预与实践相结合,能有效解决现有的问题。学校加强培训,完善机制,提升队伍水平,切实提高危机干预工作能力,推动危机干预目的,能实现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危机事件;心理;干预
在社会的变革,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因学业、就业、恋爱等心理原因所产生的压力和挫折,让他们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因而导致校园危机事件时有发生[1-2]。这些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心痛不已,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高校纷纷建立了学生管理、心理教育、危机干预的重要机构。然而,这些事件留给教育者太多的思考,面对目前的干预机制和方法,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和更有效的措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度过心理危机,做到“情绪急救”,去干预和改善危机,让教育者队伍的建设和有效的危机干预机制成为高效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构建
高校心理危机有自杀、凶杀、重大生活事件和急性精神病发作等。它危害着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影响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心理危机干预是对有危机的人进行心理关怀及提供支持帮助的一种短期行为,其目的是让对象能够正确的理解自身所处困境与心理状态的关系,使其恢复心理平衡,适应新环境[3]。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帮助对象减轻情感压力,降低自伤或伤及他人的危险行为;二是帮助恢复心理平衡,避免产生心理障碍;三是提高应对能力使其往后面对危机更加成熟。
因此,有效的干预能够帮助个体减少实践引发的心理恐慌和心理危机,学会面对新生活,提高学生在危机事件中的心理素质、受挫能力和心理健康。
当前高校都已建立干预机制,形成了以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为牵头,二级学院建立教育工作小组,以学院干部、寝室长、大学生朋辈辅导员互助团队形成的四级教育网络。一级为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系领导、心理辅导员、各年级辅导员、班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