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15年利川市初中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祝考试顺利★
本试题卷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卷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及本试题卷上。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5.考生不得折叠答题卷,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知识运用(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蜷(juán)曲 牟(móu)取 蓼汀(liǎo tīng) 根深蒂(dì)固 .....B 嗥(háo)鸣 须臾(yú) 颦蹙(pín cù) 龙吟凤哕(huì) .....C 仄(zè)歪 绮(qǐ)丽 枘凿(ruì záo) 气冲斗(dòu)牛 .....D 家醅(pēi) 伫(zhù)立 愧怍(kuì zuò) 越俎代庖(bā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寥阔 崔巍 一拍既合 昂首挺立 惊慌失措 B 荒谬 帷幕 物竞天择 来事汹汹 一反既往 C 管束 扶掖 家徒四壁 精巧绝伦 顾名思义 D 陨落 阴霾 遍稽群籍 重蹈复辙 廓然无累 3.关于下面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内、巨、近、月这四个字都是三包围结构。 B “长”字第二笔是竖提,第三笔是横。
C “匀”“句”“廷”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包围部分,后写被包围部分。 D “丹”字共四笔,最后一笔是横。 4.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清江的茶,在这 ▲ 的云雾中孕育出它 ▲ 的品质,犹如一池青梅酒,在风里流泻着绿色的诗意。一行行茶树 ▲ ,直接云霄,如同清江涌起的层层绿波,灵动在茶园的身姿, ▲ ,飘逸婉转。 山在天边而翠,水在云中而回。
A 蒸腾缭绕 清香独韵 锦带如织 幽香如花
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
B 清香独韵 蒸腾缭绕 幽香如花 锦带如织
C 蒸腾缭绕 幽香如花 清香独韵 锦带如织 D 幽香如花 清香独韵 锦带如织 蒸腾缭绕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三星伴月如有心,这样的如钩新月,一刹那勾连住我们的目光,勾连住我们的诗情 ②正因为有着月牙的“残缺”,才让你体悟到月圆的美好;月映人心,未必只在圆满一刻
③“心”字是怎么写的?是“天边一钩新月带三星”
④如果愿意瞩目月亮的每一个表情,我们百味杂陈的心也就在不同时刻拥有了见证 ⑤这个比喻多么美
A.②⑤①③④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④②⑤ D.②③①④⑤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D.《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骆驼祥子》、《倪焕之》都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 B.远远望去,大桥啊,轮船啊,码头啊,宾馆啊,历历在目。 C.这到底是乐曲出了问题?还是演奏出了问题?
D.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 、性传播 、母婴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二、文化积累(10分)
8.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⑴不戚戚于贫贱,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⑵ ▲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⑶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 。
⑷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
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8页)
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 ▲ 。
⑸《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借助比喻抒写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的名句是 ▲ , ▲ , ▲ 。
⑹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 ▲ , ▲ ?”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9.名著导读(4分)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⑴这段文字选自 ▲ ,作者是 ▲ 。
⑵是结合所给语段和自己的阅读积累,说说主人公阿廖沙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文章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13分)
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
手语
①窗外风声。这番风来,杏花便开。而我,却像枯藤,缠绵在病床上。
②医生翻看我的各种化验单,又一次对我说:“要对自己有信心”。我知道,我的情况没有任何好转。点滴瓶渐渐空了,护士为我拔针时忽然问:“您是老师,您知道花信风么?小侄女今早问我。”
③沉默了一会儿,我静静地回答:“花与风之间有约定,每年1月到5月,共有24番风。一番风来,一种花开。一番吹开梅花,二番吹开山茶,三番吹开水仙……直到天暖,直到所有的花都开好。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这样的风叫花信风。现在吹的是第十一番,叫杏花风……”我哽住了。去年此时,也是这样的风啊!我领一群孩子飞出校园。风舞头发,杏花成海。孩子们簇拥着我,花般柔软的童音唱着:“一番梅花,二番山茶,三番水仙……”护士呆住了,喃喃道:“多美的约定,多美的风……”医生也放下那叠化验单,侧耳倾听窗外的风声。我的泪却流出来了。
④有一天,医生温和地问我,愿不愿意为他的学生们上节课。这所医院附属于医学院,讲到某个不常见的病例时,会请病人去配合上课。我,不想被人推到讲台上,在众目睽睽下,展示我萎缩的四肢和晦暗的病容。他说:“上课的事不急,外面风暖,我推你走走。”
⑤轮椅缓缓前行,外面的一切熟悉又陌生。草绿逼眼,杏花如雪。几片花瓣飘落到我脸上,有位女生俯下身,一片一片,为我拂去脸上的花瓣。纤细灵活的手指触着我的脸,有种善意的暖。我心动了,就算当教具,在这样的花开时令,为这样的学生,值得!我决定配合他们上一节课。
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8页)
⑥第二天,医生推我出病房。想到自己这般狼狈的模样,将面对几十双好奇的眼睛,心仿佛裂开千万条缝,凉风没完没了地灌进来。他把我推到一棵花树下,学生们向我鞠躬问好。还有一位气质温婉的老太太,医生介绍说是他的老师,我不禁愕然。医生蹲下身调整轮椅靠背,一位女生细心地用毛巾被盖住我的腿。我越发惊诧:把教具盖得这样严实,怎样给大家展示病变的特征呢?医生含笑对我说:“那天,我向同学们提起了花信风,大家都很感兴趣。现在,请你给我们讲讲吧。”我怔住了。一瞬间,不安与悲凉潮水般退却,心中一片温润。从花叶间望出去,天空蓝得像童话,阳光穿过繁花,在每个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⑦我为他们讲花信风的由来……学生们轻轻鼓掌,老人默默点头,医生竖起了大拇指。我情不自禁地讲起我的那些孩子们:他们或安静,或活泼,每个人都是我心头的一朵花。朵朵叫人爱不够,朵朵叫人想念。
⑧老太太笑了:“你是个懂爱的好老师,是孩子们生命里的花信风。姑娘,我30岁时也患过格林巴利综合症,跟你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我张大眼看着她。“可是,你看现在的我,不但照常上课,还能登山,拉琴,跳舞。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我的心猛地一震,仿佛有风忽然掠过,惊醒了心底那些沉睡的渴望。
⑨又一个春天,我终于痊愈,终于站在讲台上。我给新一级的孩子们讲花信风:它懂得所有植物的梦想,它坚守着与每朵花之间的约定,它带着24番耐心,24番热诚,一遍遍叫醒沉睡的花朵。
⑩就算病过,枯萎过,可谁会错过,那一番又一番美丽的花信风呢?
(选自《人民日报》)
10.同一句话,略作变形,在第③段出现两次,作者这样重复的用意是什么?
第一次:一番风来,一种花开。一番吹开梅花,二番吹开山茶,三番吹开水仙…… 第二次:一番吹开梅花,二番吹开山茶,三番吹开水仙……
11.从“我,不想被人推到讲台上”到“我决定配合他们上一节课”,其间是什么让我改变
了主意,我的心理变化历程是怎样的? 12.赏析下面句子。
从花叶间望出去,天空蓝得像童话,阳光穿过繁花,在每个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13.为什么老太太说“我”是个懂爱的好老师,是孩子们生命里的花信风?
14.全文以“信”为文眼,你怎样理解这个“信”?文中的物和人是如何体现“信”的?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11分)
君子风度 陈鲁民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见,中国人对君子的崇尚由来已久。可现在的很多人却已经忘记了这种温柔敦厚的儒家君子之风,各种因琐事导致
语文试题卷第4页(共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