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2: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实验3: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 组织学生讨论:这种现象包含的物理规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对侧面有压强。因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情景图片:航行在深海中的潜艇、生活在深海中的热带鱼、拦水坝、身着抗压服的深水潜水员及浅水处的潜水员等。
观察图片,联系生活,质疑:
(1)潜水艇能够在深海中航行,它的外壳是用厚钢板制造的,很坚固,为什么要这样做?
(2)带鱼是我们常见的,它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
5
想过为什么没见过吗?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
(3)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 (4)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 (从学生所熟知的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液体有压强,进而引出课题。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识: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产生的压力与重力有什么关系? 2.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3.由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对桌面产生了压强(压力),方向垂直于平面向下,并且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产生新问题:液体也受重力,对容器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有的话,方向怎样呢?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来计算?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液体压强的有关知识。
6
推进新课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创设情境:在学生知道液体中存在压强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谈一谈,生活中有关液体压强的亲身体验。比如游泳或泡澡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游泳或泡澡时感到胸闷,认识到身体四周的液体对身体都有压强,说明液体与固体压强在方向上有不同。
演示实验1:
(1)取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一层橡皮膜,再从上端灌入水,观察橡皮膜的变化。
(2)取一个上端和侧面开口,底部不开口的玻璃筒,从上端灌入水,并使水平面超过侧口,观察橡皮膜的变化。
思考:
(1)橡皮膜为什么会向外凸出?
7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怎样产生的? (3)液体为什么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讨论归纳: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 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 性,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结论:(1)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2)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会对阻碍它流散开的侧壁有压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亲身感受液体存在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演示实验2:
如图所示,在瓶子上打洞,然后往里面装水,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分析现象进行归纳。
(1)液体内部不只有向下的压强,还有向侧面的压强;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