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外来务工人员一个“家”
——上海市新桥镇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中心的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到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镇地区,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务工人员的居住、医疗、同住子女教育等问题是当地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我们调研组于4月11日至15日考察了上海、浙江的城乡统筹建设情况。松江区新桥镇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中心的统一运营、规范管理等做法对北京城市化发展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基本情况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地处上海市西南郊,位于松江区东北部,属于城郊结合部,是松江区重点发展的城乡经济开发地区之一。入驻实体企业1000家,商贸企业1400家,外来务工人员8万人,当地户籍居民2.44万人,外来务工人员是当地居民的3倍。但是,大量的外来人口,并不意味着无序。近年来,新桥镇积极探索创新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让外来务工人员在居住、就业、子女教育等领域逐步享受到市民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而和谐融入当地社会。
从2005年始,新桥镇党委政府决策建造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中心。截至目前,新桥镇已经建成并交付使用四处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中心(以下简称集中居住中心),分别是新华公寓、春申公寓、杉华公寓及场东公寓。四处集中居住中心共占地面积221亩,建筑面积12.86万平方米,现共居住外来人员1.4万人,占外来人员的20%左右,150多家实体企业员工,占实体企业15%。“十二五”期间,新桥镇规划建造集中居住中心30万平方米,除了企业为自己员工安排集体宿舍外,基本上解决新桥镇所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
二、主要做法
1.依托新桥镇资产经营公司推进集中居住中心建设
一是分散建设。新华公寓建立的最早,2002年10月竣工,是民意村委托上
1
海申桥建筑管理有限公司承建,2004年撤村撤队时由新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回购;其次是春申公寓,于2003年8月竣工,由春申村承建,2010年9月1号由新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回购;场东公寓和杉华公寓是由新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承建,分别于2007年5月和2009年3月竣工。二公寓基本情况。集中居住中心的小区环境、建筑品质等同于一般商品房。新华公寓总面积22000平方米,平均造价1000元/平米,共计540套;春申公寓总面积27000平方米,平均造价1000元/平米,共计997套;场东公寓总面积46216平方米,平均造价1945元/平米,共计492套;杉华公寓总面积25128平方米,平均造价2234元/平米,共计公寓房360套、配套门面房28套。
2.统一出租基本实现资金平衡
集中居住中心的出租原则上是由新桥资产经营公司与企业签署合同,不与个人发生租赁关系。中心出租房的户型结构有小户42平米、中户71平米及大户108平米(含厅、厨房及卫生间)。根据不同户型,每户居住人员容量控制在每人居住面积不少于6平米。四处公寓房的建筑用地是新桥镇统一划拨的,2004年撤村撤队时,按每亩2.5万元补偿失地农民。场东建筑成本9000万元、杉华建筑成本5600万元、新华回购成本2300万元、春申回购成本3500万元,总成本2.04亿元。每年的管理成本大约500万元。目前,四处公寓出租率达97%以上,2010年租赁收入3000万人民币。据测算,预计8年回收成本,实现盈亏平衡。
3.统一管理服务
四处集中居住中心均由新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进行统一经营管理。新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物业公司提供集中居住中心的专司保安、保绿、保洁和保修,不另行收取租户的物业服务费。集中居住中心配备了活动室、阅览室、宣传栏、健身点、篮球场、会所、民工子弟小学、幼儿园、中心卫生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咨询室、外来人员登记站、治安联防站、物业公司、商业餐饮、银行邮政电信等网点,不断完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
2
4. 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集中居住中心
2002年新华公寓和2003年春申公寓的建筑用地是村集体土地,新桥资产经营公司回购之后属于镇集体土地,2007年杉华公寓和2009年场东公寓的建筑用地是镇集体土地。据新桥镇经管所桑所长介绍,“十二五”规划30万平米的集中居住中心的用地指标在申报之中。
三、主要成效
1.居安——集中居住中心的小区环境、房屋品质、安全保障等同于商品房 不仅有完善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而且有夜间行政值班、夜间联防巡查、楼组服务中心、走访企业、走访住户等制度。中心底楼设置成门面房出租给便利店、洗衣房、生活日用品店、小吃店等,在这里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非常方便。
2.居廉——外来务工人员能用低廉的价格租到合适的住房
在集中居住中心,外来务工人员每月仅需要大约600元就能租一个面积大约为40多平米的独立房间供6个人居住,按0.5元/天/平米(含物业服务费)租赁费用计算,居住员工的每月房租在106元以下。不仅有独立的卫生间、煤气灶,还有轮班工作的门卫及清洁工负责楼道卫生。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房租由企业按人承担30-50%的费用,部分企业员工房租由企业全额承担,水电等相关生活费用由员工自己承担。因此,员工实际居住费用低廉。
3.居好——集中居住中心管理有序、服务到位
在集中居住中心,专门设立了外来人口居住中心管理委员会,并建立长效常态的规范服务体系。管委会相当于“居委会”,对外来人口实行小区化管理,获得小区居住人员的基本信息,了解住户所想、所需及日常困难。管委会还探索多元化的社区服务,建立了社区服务站、社区人口计划生育指导室、社区图书馆等,提供生活、健康、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并选出一批居住时间长、思想品德好的居民代表当楼组长,制订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代表座谈会,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代表参与小区建设和管理。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也是当地社会的一分子,在认同中进一步融入,在融入中进一步认同。
3
4.集中服务机构还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难题
除居住外,外来务工人员还面临着寻找工作、子女入学、就医等难题。当地政府依托集中服务中心,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各种困难。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就业问题。松江区2006年专门设立了“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在新桥镇工业区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设立了求职窗口,为外来人员提供免费、规范的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招聘及培训等就业服务。二是同住子女教育问题。新桥镇已通过公办学校吸纳(初中)、建立公办学校分校教学点(小学)和设立国有民办民工子弟小学等形式,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接受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率达90%以上。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医疗问题。医疗机构有管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松江区和闵行区区级医院(20分钟车程)等。新桥镇还指定医疗机构和计生服务机构,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服务。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市民化的推进,使来沪务工人员真正做到在工作上安心、生活上舒心、子女入学上放心,进而和谐融入当地社会。
调研组组长:张秋锦
调研组成员:焦守田 王 新 王修达 杨万宗
张英洪 陈雪原 贺 潇 黄 丽
执 笔 人:陈雪原 黄 丽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