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9:37: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聊作者。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他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等。

三、赏读课文,理清思路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水,进而过渡到故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小山村?

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非常优美? (学生站起来朗读并稍加分析,3~4个人)

我也找了两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

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____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________的,我都非常喜欢。

此地有________ ,________还有______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______之上,上下______ ,一碧______ , ______远溢,______,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2.作者的故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作者的故乡没有山,只有水,但是作者不觉得遗憾,仍然爱他的故乡,强化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一往情深。)

3.作者明明写故乡的月,为什么还要写童年的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不多余。故乡之月,是思乡的载体,取其团圆和美之意,因此人们常用它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作者早年离家,童年趣事深刻在记忆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构成了他思乡的回忆内容,而这些趣事,都是在月下或跟月亮有关,因此不多余。)

4.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

(文中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月亮,起到对比和烘托的作用。突出了故乡月亮独一无二的美,展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五、总结聚焦,深化主题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在作者的眼中,月亮就代表了故乡和亲人。不过,人们赋予月亮的象征义远不止于此。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来抒发对月亮的吟咏和思考。)

六、拓展练习

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对故乡

?

世界各地的月亮——美妙绝伦、大的思念

??朗润园的月亮——荷塘月色

故乡的月亮——平凡、小

诗文中的月亮——山水衬月

我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老师要大胆放手,确实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从容地读上几遍课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集体交流汇报展示环节,应营造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激励学生乐于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老师则要认真倾听,及时捕捉“鲜活信息”,或点拨指导、或引发讨论、或归纳学法,使“生成”效果更佳。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自读自悟。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方法运用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对课文的阅读感悟也比较到位。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fzor5x8lj5dq8n1sig30fluh9boav00ujc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