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下列加点词 解的一项是 ______ 释 有 误....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前人之述备矣 .
C.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D.薄雾冥冥,虎啸猿啼 .
属:同“嘱”,嘱托 备:完备,详尽 极:至,到达 薄:微,少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 意的一项是 ______ 义 和 用 法 相 同.......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或异二者之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先天下之忧而忧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醒能述以文者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下列对选文理解 有的一项是 ______ 误..
A.3、4段写景,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生境界。 B.内容上,作者详写楼,略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
C.这篇散文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D.范仲淹借写楼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①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②③
齐、鲁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既用,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注释】①俗:指百姓。②柯:地名。③曹沫之约:指齐桓公迫于曹沫的威胁而允诺把侵占鲁国的地方都还给鲁国。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断一处)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管仲哪种品质值得你称颂。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第5页,共16页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注释】①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②落梅花:即古代笛曲名《梅花落》,此因押韵倒置,亦含有笛声因风散落之意。
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 ______ 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作者 ______ 的感情。
请赏析“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70.0分) 13. 按要求作文。
请以“启迪”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700字。
第6页,共16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A.有误,“矫揉造作”的“矫”读作jiǎo; B.有误,“恪守”的“恪”读作kè; C.有误,“面面相觑”的“觑”读作qù;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2.【答案】C
【解析】
A.有误,“相得益章”写作“相得益彰”,“持之以横”写作“持之以恒”; B.有误,“聒燥”写作“聒噪”,“竟技场”写作“竞技场”; C.正确;
D.有误,“如雷惯耳”写作“如雷贯耳”,“矛塞顿开”写作“茅塞顿开”; 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考查字形的题目,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要关注形声字的形旁,还要注意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书写。 3.【答案】B
【解析】
第7页,共16页
A.有误,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用在这里是色彩不当。 B.正确。
C.有误,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用在这里是搭配不当。 D.有误,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在这里是望文生义。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 4.【答案】B
【解析】
A.有语病,句式杂糅,去掉“原因”或“造成的”; B.没有语病;
C.有语病,前后不一致,“能否”包含两个方面,“是”仅包含一个方面; D.有语病,搭配不当,“加快”与“质量”搭配不当,去掉“和质量”。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第8页,共1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