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 塔吊周边防护效果图
8 塔吊安全管理措施
(1)须规范塔吊操作手及指挥人员的操作指挥。所有塔吊操作人员和指挥均应持证上岗,并因进行岗前培训和群塔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各塔吊指挥人员在发出指挥信号前必须密切注意可能和本机发生碰撞的其它塔吊的动态,发现相邻塔吊起重臂转向本机起重臂时,及时提醒操作手,并发出正确的避让指令。
(3)操作手将本机向作业区域内其它正在作业的塔吊靠近时,应密切注意其作业动向,防止钢丝绳及吊钩、吊物、起重臂、拉杆、平衡臂之间的互碰撞。
(4)所有塔吊指挥和操作手在作业时必须配备性能可靠的对讲机,任何一台塔吊如有操作手或指挥未用对讲机联络,不得作业。每一台塔吊所使用的对讲机必须加密,严禁窜台(每一部对讲机只能呼叫相对应的塔吊操作手和指挥员)。
(5)现场所有指挥人员必须相互协作,在塔吊重复作业区指挥交替起吊,如有一台塔吊在重复作业区内起吊重物,其他塔吊指挥应密切注意本机作业的动态,防止本机平衡臂碰撞其它塔吊的钢丝绳或吊钩、吊物。
(6)各塔吊操作手和指挥员在作业过程中应相互谦让,原则上空车应让起吊重物的塔吊先行旋转。
(7)在作业间歇时,各塔吊操作手必须将本机转至远离其它塔吊作业的方向,将小车收回,吊钩升起,不得将本机停在其它塔吊作业区域内。
(8)当塔吊在复杂作业区内因故停机时,应尽量将吊臂回转至远离其它塔吊作业的方向后,取下吊钩钢丝绳,收起吊钩,小车收至起重臂根部,停机待修不能回转的应提醒相邻塔吊。
(9)各塔吊操作手下班时,塔吊起重臂必须一致朝向办公室活动板房方向,呈平行布置,并将小车收回起重臂根部,吊钩升至最高。
第 12 页
(10)塔吊操作手严格执行“十不吊”,在未接到指挥人员的正确、清楚的指令下,严禁起钩、回转、变幅,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自己承担。
(11)塔吊操作手应经常检查回转刹车的制动性能,若制动力不够或制动失效,应及时通知有关机械主管人员,及时排除隐患,严禁塔吊带病运行。
(12)塔吊操作手应熟悉塔吊性能,并自觉学习相关起重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证他人不被伤害),及时排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强责任心,要有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确保人、机安全。
(13)严禁疲劳、酒后、带病操作。
(14)浇筑完地下室顶板后,塔吊洞口周边顶板支模架保持至塔吊拆除阶段,以确保塔吊洞口周边顶板结构安全。
图15 塔吊周边顶板回顶示意图
第 13 页
附件:塔吊基础验算书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塔机属性
塔机型号 塔机独立状态的最大起吊高度H0(m) 塔机独立状态的计算高度H(m) 塔身桁架结构 塔身桁架结构宽度B(m) QTZ(TC6020A)-中联重科 52 55.4 方钢管 2 二、塔机荷载
第 14 页
塔机竖向荷载简图
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
塔身自重G0(kN) 起重臂自重G1(kN) 起重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1(m) 小车和吊钩自重G2(kN) 小车最小工作幅度RG2(m) 最大起重荷载Qmax(kN) 最大起重荷载至塔身中心相应的最大距离RQmax(m) 最小起重荷载Qmin(kN) 最大吊物幅度RQmin(m) 最大起重力矩M2(kN·m) 平衡臂自重G3(kN) 平衡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3(m) 平衡块自重G4(kN) 平衡块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4(m) 435.75 85 23.1 3.8 2.5 100 16.1 18.9 60 Max[100×16.1,18.9×60]=1610 59 7 178.5 12.65 2、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工程所在地 广东 深圳市 工作状态 基本风压ω0(kN/m) 非工作状态 塔帽形状和变幅方式 地面粗糙度 0.75 20.2 锥形塔帽,小车变幅 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工作状态 1.754 1.882 风振系数βz 非工作状态
第 1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