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1课时分离、提纯
1.欲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 A.加入无水CuSO4,再过滤 B.加入生石灰,再蒸馏
C.加入浓硫酸,再加热,蒸出乙醇 D.将96%的乙醇溶液直接加热蒸馏出乙醇
解析:水和乙醇互溶,但沸点不同,所以用蒸馏的方法提纯乙醇;为了更好地蒸馏,应先加入生石灰吸水。
答案:B
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 A.溴和CCl4 C.硝基苯和水
B.苯和溴苯 D.汽油和苯
解析:分液漏斗分液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硝基苯是难溶于水的液体,符合题意。
答案:C
3.下列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分液法分离水和酒精 B.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 C.用重结晶方法提纯苯甲酸
D.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解析:水和酒精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法分离。 答案:A
4.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流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进行检漏
D.将漏斗上面的塞子拿下,可以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
解析:使用分液漏斗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B项说法错误。
答案:B
5.在“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中有如下操作,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文字将操作补充完整。
A.在石棉网上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将滤液静置,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将1 g粗苯甲酸加入100 mL的烧杯中,再加入50 mL蒸馏水;
D.用________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 mL的烧杯中; E.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 F.过滤得苯甲酸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B的温度________(填“是”或“不是”)越低越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中,应先将其溶解(需加热),然后再趁热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缓慢冷却结晶,最后再将析出晶体后的混合物过滤即可。
答案:缓慢冷却结晶 短颈玻璃漏斗
(1)CAEDBF (2)减少苯甲酸的损失 (3)不是 温度太低,杂质也会析出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8分,共48分)
1.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后用汽油萃取
B.乙醇中混有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分液漏斗分液后再过滤
C.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热蒸馏 D.苯中混有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用分液漏斗分液 答案:D
2.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乙二醇 丙三醇 分子式 C2H6O2 C3H8O3 溶点/°C -11.5 17.9 沸点/°C 198 290 密度 (g·cm-3)1.11 1.26 溶解性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与水和乙醇任意比互溶 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 C.蒸馏
B.升华 D.蒸发
解析:根据表中乙二醇和丙三醇两物质性质的对比可知:应根据它们沸点的差异,选择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答案:C
3.将CH3CHO(易溶于水,沸点为20.8 ℃的液体)和CH3COOH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
A.加热蒸馏
B.加入Na2CO3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
C.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浓硫酸,蒸出乙酸 D.和Na反应后进行分离
解析:尽管乙醛沸点仅为20.8 ℃,而乙酸沸点为117.9 ℃,但考虑到两者均易挥发,因此C选项的方法分离效果更好。
答案:C
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物质 乙烷 杂质 乙烯 试剂 氢气 提纯方法 催化剂、加热 B C D SiO2 乙酸乙酯 BaSO4 Al2O3 乙酸 BaCO3 NaOH溶液 NaOH溶液 稀盐酸 过滤 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溶解、过滤、洗涤 解析:A项,通入氢气的量不容易控制,可能会引入新的杂质(氢气),错误;B项,SiO2也溶于NaOH溶液,错误;C项,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发生水解,错误;D项,盐酸与BaCO3反应,使其溶解,正确。
答案:D
5.下列每组中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 B.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苯,硝基苯和水 C.甘油和水,乙酸和水,苯和溴水 D.汽油和水,苯和水,己烷和水 答案:D
6.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组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生石灰,再蒸馏
C.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还要加少量蒸馏水
D.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冷却到
常温才过滤
解析:D项中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趁热过滤,以减少苯甲酸的损失。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52分)
7.(12分) 如下表所示:
物质 熔点 °C-10 沸点 °C212 的一些物理性质
密度 -3(g·cm)1.162 2 水溶性 不溶 54 238 1.158 1 不溶 (1)分离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过滤 b.分液 c.蒸发 d.蒸馏
(2)实验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角管。
解析:由于这两种有机物不溶于水,所以不宜利用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而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所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
答案:(1)d (2)酒精灯 蒸馏烧瓶 温度计 冷凝管 锥形瓶 8.(25分)现拟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填入适当的试剂、分离方法以及所分离的有关
物质的名称。
(1)a________,b________;
(2)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解析: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分离,最好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这样首先分离出乙酸乙酯,而在洗涤液中留下CH3COONa和乙醇,再用蒸馏的方法蒸出乙醇,最后把CH3COONa转化为CH3COOH再蒸馏,即可得到CH3COOH。
答案:(1)饱和Na2CO3溶液 浓硫酸 (2)分液 蒸馏 蒸馏 (3)乙酸乙酯 乙醇和乙酸钠 乙酸钠 乙酸 乙醇
9.(15分)喝茶,对很多人来说是人生的一大快乐,茶叶中含有少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具有扩张血管、刺激心脑等作用,在100 ℃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 ℃时升华相当显著,178 ℃时升华很快。其结构式如下:
实验室可通过下列简单方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1)咖啡因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步骤1泡浸茶叶所用的溶剂最好为________。 A.水 B.酒精 C.石油醚
(3)步骤1、步骤4所进行的操作或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因酒精既能溶解咖啡因,且在后来的分离操作中容易分离,得到产品,故应选用酒精浸泡茶叶。(3)酒精能溶解茶叶中的咖啡因,通过萃取操作得到提取液;从题意中可以发现,可利用咖啡因易升华的特点,选择升华的分离操作方法得到精产品。
答案:(1)C8H10N4O2 (2)B (3)萃取 升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