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建筑结构是本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及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进行一般结构及构件的计算以及绘制结构施工图,能熟练查阅与本课程有关的规范、手册、图集。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论
1建筑结构课程的任务及分类
2本课程的特点及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3发展概况
П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
<一>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掌握:
材料的特性和力学性能,在各类不同构件中如何选择材料的等级,为以后 各章的学习做好准备。
2理解:
要求从宏观理解材料的性能、变形、强度。 3了解: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理,保证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措施。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基本原理 1掌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以及荷载和材料强度的取值。 2理解: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等级。 3了解:
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掌握:
本章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熟练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 T形截面这三种最常见的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步骤以及公式的 适用条件。
2理解:
钢筋混凝土梁从加载到构件破坏经历的三个应力应变阶段,各受力阶段截
面应力应变图形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受弯构件适筋、欠筋、超筋破坏的三种 形态。
3了解: 结构的构造要求
<四>钢筋混凝十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掌握: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原理、计算方法、步骤、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钢箍的 选择方法。
2理解:
梁沿斜截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剪切破坏的三种市要形态,基本公式中各符 号的意义。
3了解:
抵抗弯矩图(材料图)的意义,作图方法,确定钢筋的弯起位置和切断点, 腹筋的构造要求。
<五>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1掌握:
矩形截面纯受扭构件和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 2理解:
构件受扭破坏特征和受扭钢筋构造措施。 3了解:
受扭构件在扭矩作用下产生剪应力及相应主拉应力及构件受扭后开裂的原 因。
<六>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掌握: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计算。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和分界条件。 2理解:
构件最小配筋对构件计算的影响,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 3了解:
长柱与短柱的划分条件,轴心受压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如何考虑纵向压屈 的影响,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七>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1掌握: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大小偏心受拉构什 的破坏特征及判别条件,应用图形与偏心受压构件的差异。
2理解:
大小偏心受拉构什的破坏特征。
3了解:
受拉构件不存在纵向压屈而产生弯曲变形的问题,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八>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掌握:
裂缝出现前、后截面的应力状态。在进行构件正常使用状态验算时荷载的 取值。
2理解:
抗裂验算应力图和材料力学所讲的勾质弹性构件应力图的区别,变形验算 公式和材料力学公式的异同。
3了解:
本章各符号的意义和系数取值,公式推导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和条件。 <九>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
在学习本章之前,必须熟练掌握第三章、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斜截面承载 力计算方法,对于肋形结构中连续板梁的设计原理和简支板梁有相同之处,亦 有不同之处,本章主要讲述连续板梁的设计计算方法。
1掌握: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的梁格布置。受力特征、设计特点和设计方法,重点 掌握板、梁计算单元的选取,荷载的计算,多跨连续板梁的内力计算及配筋方法, 绘制结构施工图。
2理解:
肋形楼盖板梁钢筋的布置和构件受力特点。 3了解:
连续板梁的构造要求,钢筋长度的计算和计算钢筋用量。 <十>水工刚架结构 1掌握:
计算简图的选取,刚架的荷载计算及各截面配筋计算方法。 2理解:
刚架的受力特点,利川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刚架的内力,考虑最不利内力组 合
3了解:
刚架结构结点的构造要求。 <十一>牛腿结构 1掌握:
牛腿截面尺寸的确定,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方法。
2理解:
牛腿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牛腿结构和短悬臂梁的区别。 3了解:
牛腿水平箍筋、弯起钢筋、纵筋构造要求。
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
1掌握: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及构件对材料的要求。 2理解: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先张法后张法施工的方法和特点。 3了解: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状态及其优缺点。
三、课内实践环节
(一)技能训练 1、技能训练项目
为了提高学生的设计计算能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每章都 应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
2、技能训练的能力要求
通过做习题,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加强和巩固所学知识 的目的。
(二)综合训练 钢筋砼外伸梁的计算。 1、目的
掌握钢筋砼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步骤,将第三、第四章的 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2、内容
外伸梁进行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绘制材料图和施工图。 3、成果要求
外伸梁正截面、斜截面配筋计算的详细计算过程、绘制梁极配筋图,计 算钢筋用量。 (三)课程实习
1、校内参观结构模型和观看录像 (1)目的
通过参观结构模型和录像等直观教学,使学生加深对钢筋砼结构构件配筋 的理解和空间思维,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2)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