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选择挖掘地点 姿态优美的树木老桩.一般生长在贫瘠的山坡上、崖壁上、石缝中,并以阳坡为多。特别是生长在峭壁上的树木,发芽受到阻碍,或受到鸟、虫、兽或人为的伤害,树木本身伤痕累累,形成苍老古朴的形态,正是树桩中的珍品。 (3)挖掘时间 落叶树种一般在休眠季节,早春树木萌芽前较好,也可在秋末冬初进行。如果在生长季节挖掘,应多留根系,带较大的土球,并适当对枝叶进行较重修剪,栽植后,还要加强遮阳、喷水等养护措施,以利于成活。常绿树种可在春季新枝萌发前进行挖掘。
(4)挖掘方法 先锯掉地上部分的粗枝,要留取一定高度的树桩,视树桩的形态而定,剪去无用的枝条。在离树桩30~50厘米之处深挖,挖出后,切断主根和部分无用的侧根,断根时要考虑到盆景以后露根观赏的需要,有计划保留位置、形态较好的粗大根 系。还要注意保留较多须根,并蘸泥浆保护根系。落叶树种可裸根挖掘,常绿树种一般带土球挖掘。生长在山石岩缝中的树桩,则应用镐头或凿子仔细挖取。
19怎样对树桩“毛坯”进行培养?
(l)“毛坯”栽植 新挖出来的树桩俗称为“毛坯”,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树桩较小、数量较少可盆栽培养,否则,应地栽培养。栽植前,用生根剂处理“毛坯”的根系,可促进新根生长,提高成活率和长势。盆栽应选透气好、较大的花盆,选砂壤土或培养土(田园土60%、腐叶土或泥炭土20%、河沙10%、优质有机肥10%等配合而成)栽植。栽后浇透水,置于荫棚下养护、每天喷水,保持湿度。地栽应选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栽植。地栽培养一般整地做成平畦或高畦,将树坯掩埋过半,既保湿、又透气。
(2)栽植后的管理 栽植后,不论盆栽或地裁,首先浇一次透水,称为“定根水”。栽后每天喷水一至数次,以后视土壤水分情况及时浇水。为防止树桩水分蒸发过快,在春、夏季干燥、炎热季节还应用苇帘、草帘、竹帘、遮阳网等遮阳。露地栽植者,可覆
盖地膜,以增加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水分.在冬季还要加强防寒措施。在塑料棚(大棚、中棚、小棚均可)中养护,增温、保湿效果更好。
树桩发芽后,并非真正成活,更加注意养护。要增加叶面喷水次数,增加空气湿度,还要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但不可浇水过多,以免造成根系腐烂。等枝条长到一定高度,确认成活后,可逐渐加强光照,直到全部拆除遮阳物。 (3)施肥 树桩生长季节,根据长势适当施加稀薄化肥液或有机液肥。一般2~3周施肥一次,常用氮、磷、钾肥,或复合肥、饼肥水、骨粉水等。还应经常叶面喷肥。 (4)修剪造型 对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树桩.要按照造型设计要求进行修剪造型,如图20所示。一般从第二年开始,要做好抹芽、摘心、短截、疏枝、弯枝、拿枝、曲枝、扭枝、蟠扎等工作。但对“毛坯”成活后的第一年要适当多留枝条,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树桩成活率。
(5)病虫防治 树桩开始生长,应注意食叶害虫、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白粉病、叶班病、煤污病等病虫害防治。对于地栽树木,其养护措施与盆栽基本相同,一般地栽树桩生长较快,养护2~3年后,即可上盆,然后再于盆中进行养护整形。
20.怎样提高树桩“毛坯”的成活率?
(l)适时挖掘 北方落叶树种在休眠期挖掘的“毛坯”,成活率较高;在生长季节挖掘的“毛坯”,成活率下降。因此,要掌握好挖掘时间,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春季萌芽前挖掘较好。常绿树种在秋季或春季新芽萌发前带土球挖掘较好,并适当重剪,某些常绿树种在雨季挖掘也有较高的成活率。
(2)保护根系 挖掘时避免损伤较多根系,特别是须根。挖出的“毛坯”要注重根系保护,不可失水,一般可蘸泥浆,用湿润的草包包裹,经常喷水保湿,如果不能尽快种植,要集中假植,以免根系失水,造成须根死亡。
(3)种植技术 “毛坯”种植要先选好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可起高畦深栽,将“毛坯”埋人大半,等到成活后再去掉部分土壤,露出树桩。种植后,首先要浇透“定根水”,并覆盖地膜保湿、增温,或覆盖树叶、作物秸秆(如麦草、稻草等),保温、保湿。对于购买的“毛坯”,如果有失水现象,可先在清水中浸泡 12~24小时,然后种植。
(4)养护措施 一是保持种植环境的空气湿度,经常向叶面、地面喷水;二是遮阳,遮光50%即可,避免强光直射;三是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不可有土攘干旱现象,但不要浇水过多、过频,否则,会引起烂根;四是设立塑料棚(大棚、中棚、小棚均可),可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极大地提高成活率。
21.怎样使树桩形成疤痕累累、苍老古朴的形态?
(1)锤击和撬树皮 在树桩生长季节,用铁锤敲击树干四周,使树皮出现裂口。或者用尖刀插入树桩皮层,撬动韧皮部,使树皮与木质部分开。这样等裂口愈合后,可在树干上形成伤疤。
(2)雕干和挖干 如图21所示,在树桩生长季节,用雕刻刀雕刻树干,去掉雕刻部位的一层树皮,露出木质部,可形成较大而明显的伤疤;用刻刀在树干上刻上条状小沟,经一段时期的生长,树干上也能出现枯朽斑剥、自然暴皮的形态;或者用凿刀、木钻等
工具,凿出一些树洞,并填满湿土,使小洞渐渐腐烂成大洞.可形成千疮百孑L的形态。
(3)劈干和撕裂用砍刀从较粗树桩的顶部或半腰将树干劈开,或从中间劈开、或从上向下斜劈,使伤口腐烂结疤。把树桩上需要疏掉的干或枝,不用剪刀剪截,而用手从其基部强行撕裂取下,或经攀折拿掉,将树皮撕裂,从而使保留的树干上产生自然的劈疤。 (4)树干打结和扭曲 在幼树生长季节,将柔软树干打结数个,或将树干反复扭曲,等树木生长多年后,可形成疙瘩。
(5)主干剥皮和开甲 在树干离皮时,用利刀将树干剥掉一层树皮,露出形成层,可从上到下呈螺旋状、环状或不规则桩剥皮;或用斧头在树桩周围不规则砍伤,造成许多鳞片状伤口-等伤口愈合,可形成苍古奇特的伤疤。
(6)化学药剂处理 在锯口、伤疤处涂上少许盐酸,使树桩颜色更显苍老自然。
22.什么是“蓄枝截干”造型法?
“蓄枝截干”是岭南派树木盆景造型常用的方法,使树木盆景达到矮化、紧凑,造成枝枝成节、节上有枝、密节多枝的状态。一是蓄枝,即促进枝叶生长,将主干、树枝蓄养到一定的粗度;二是截干,将主干或树枝在适当的位置截断。
其具体方法是:在主干蓄养到一定粗度后,将其截断,成为第一节,截口下选留一高度、角度、位置适宜、长势健壮的侧枝,然后蓄养侧枝,待侧枝粗度达到主干的70%左右时,再将其截断,成为第二节,截口下再留一位置适当的副侧枝,如此反复进行,依次再培养出第三节、第四节等,直至主干从下到上,由粗渐细,苍劲自然。每次截干要求每节保留两个芽以上(1寸多长),多余部分剪去,一般第一节枝最长,第二节枝次之,第三节再次之,以此类推。
其他枝的修剪也采用同样方法,一般每一节留两个左右的小枝(或芽),一长一短,这样年复一年的再蓄枝再剪截,每年可以修剪2~3次,经过多年修剪后,别枝干比例匀称,曲折苍劲,形如中国画上的“鸡爪”或“鹿角”。
采用这种修剪方法,要修剪出一盆精品,往往需要10~20年或更长的时间。为快速造型,可对这种方法加以改进,即在对主干、枝条屈曲蟠扎的基础上,对截干的每一节采取延长处理(每节2~3寸),这样3~5年即可完成造型。
23.树木盆景如何蟠扎造型? (1)蟠扎材料
①棕丝。不损伤树皮,观赏效果好,但操作复杂,定型较慢。南方的川派、杨派、苏派、徽派等流派常用。
②金属丝(铁丝、铝丝、铜丝等)。易操作、易定型、易掌握,但易伤树皮,或金属生锈造成锈斑,影响观赏效果。
(2)蟠扎时期 在树木生长期,新枝尚未完全木质化时进行,此时枝条较软,容易弯曲造型,即使在蟠扎过程中枝条折裂,也容易愈合。大多树种在春、夏两季的旺盛生长期,不宜过晚,常绿树种四季均可。有些树种也可在冬季落叶后进行。为使枝条柔软容易弯曲,可在蟠扎的前一天停止浇水,这对落叶树更为重要,因为落叶树种在蟠扎时易被折断。
对许多落叶树种,还可在休眠期蟠扎,此期落叶后枝干稀疏,利于观察、操作。 (3)蟠扎技术
①金属丝蟠扎。据树枝粗细选粗度适宜的金属丝.常用8~22号铁丝,金属丝可塑性强,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于枝干上,常固定于枝干的分枝部位,或固定于盆土中.如果枝条较粗,也可同时使用两根金属丝,然后紧贴树枝.顺枝条从下而上缠绕,缠绕的角度为45。左右,缠好后,固定金属丝末端,按造型要求扭曲枝条便可。弯曲时.要沿金属丝蟠扎方向旋钮弯曲,对较粗枝干,可用金属丝吊或拉。有些树种男损伤树皮,可先在枝条上缠绕麻皮、布条;过粗的树干不易弯曲.可用纵伤法或横割法进行强制弯曲。纵伤法就是先顺枝干从上而下纵割几道深的伤口,然后将枝条扭曲,一般用于不太粗的枝干;横割法就是用锯先在树干上横锯数道伤口,然后向下弯曲.一般用于较粗枝干。
②棕丝蟠扎。选好粗度合适的棕丝,固定在树干上.应选树干的节、疤处,则容易固定。若树皮光滑,可先在树干上缠绕麻布.固定的丝结不可太紧-避免损伤树皮。棕丝固定好后,就可以套住要弯曲的枝条,左右交叉缠绕几圈,然后收紧,形如弓弦,树枝弯曲符合造型后,在棕丝末端打结固定,就扎成第一曲,以后第二曲、第三曲蟠扎方
法类似。棕丝蟠扎的技法有多种,例如杨派基本棕法有:扬棕、底棕、撇棕、挥棕、拌棕,平棕、套棕、吊棕、靠棕、连棕、缝棕11种。
(4)蟠扎的顺序 先蟠扎树干,然后是主枝、粗大的骨干枝,最后是枝权小枝,依次完成。对于老桩,可先从粗大骨干枝开始。
(5)拆除蟠扎材料 随着树木的生长,蟠扎材料长时间不拆除,会嵌入树皮,影响生长及观赏性,严重时可使树枝折断。一般视树木生长强弱,蟠扎1~2年后,解除蟠扎材料。若拆除后,枝干仍不符合造型要求.可进行二次蟠扎。特殊情况下,为了故意造成扭曲伤疤,可延期拆除。
相关推荐: